美国产业问题在美国资本家自身: 生产链转移到东南亚国家
果真如此么?美国的服装和床上用品行业早已完成了供应链转移,为什么其它行业的美国公司就铁定不能做?其实,问题不是供应链不能转移,而是这些进口商不想这样做。其不愿明说的原因是,这些企业长期依赖中国工厂,多年做熟了,路路通,熟悉而省事,因此不想改换门庭、另寻别家。当然,转移供应链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完成的,既需要大量投资,也需要几年时间。
可是,美国的进口商谁都做不了独门生意。如果它们当中的任何几家公司率先到其它国家寻找合作厂家、培养货源、稳定供应链,那么,“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开辟非中国供应链的公司将很快以更低的价格抢占美国市场,剩下的那些偷懒的进口商如果不想破产,就只能随后跟进。不仅如此,目前已经有一批中国的公司为了保住美国市场份额而开始把生产链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以逃避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如果有一些美国公司坚持使用中国造产品,那么,它们不仅会遇到本国公司在非中国产地开辟的供应链的竞争,还会遇到中国公司在其它国家建立的产业链的竞争。这样的双重竞争压力将迫使更多的美国进口商转移订单、调整供应链。
不只是中国以外的其它外国企业可以生产供应美国市场的商品,许多日用品、办公用品和五金工具本来在美国就有很多企业生产,只是这样的企业在过去20年当中被低价的中国产品挤垮了。然而,随着中国企业的成本越来越高,中国制造的平均成本与美国制造的平均成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据报导,彼此只差个位数了。当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提高到25%的时候,美国的本土制造业便可以加入竞争,而这将为美国制造业的振兴和就业的上升带来一股动力,而这恰恰是川普发动中美贸易战的目的之一。
由此可见,中美贸易战当中美国对中国商品提升关税,并非用“子弹”消灭“敌人”,而是用这样的关税在美国进口货流的通路上亮起“红灯”,于是订单和供应链将“绕道”转移;几年之内,随着美国的进口货流有一部分告别中国,本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以中国为重心的产业链也将部分转移到其它国家。中国的“世界工厂”虽然才立足不久,却可能告别它的鼎盛时期,被即将形成的“世界的亚洲工厂”所取代。与此同时,当中国对美国出口开始下降时,依赖对美贸易结余维持的外汇储备将再度下滑,中国政府可能进一步加强外汇管制。
出处:青涟居网站 (博讯 boxun.com)https://www.boxun.com/news/gb/pubvp/2018/10/20181017230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