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在西方的文化意识和社会价值里面,根本没有诚信的理念

流沙河上 发表评论于 2019-04-03 05:04:33
摩根小城,敢看事实吗?“权势决定一切”锻造了西方社会和西方文明。在西方的文化意识和社会价值里面,根本没有诚信的理念。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西方社会的观察与研究,特别是根据自己在西方社会为了养家糊口而挣钱的生产劳动生活的经历来验证。本文分四个部分。1:西方社会不但接受谎言、欺骗,而且视之为理所当然;2:诚信不是不重要,而是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3:西方社会怎么可能有真话,事实,真相;4:真话,真相在西方社会是没有用的;5:西方的真话、事实、真相的之真面目。
原文有大量资料与分析:没有诚信,西方社会的真话、真相只能是权势的奴隶
***blog.wenxuecity***/myblog/68953/201801/2781.html
=======================
bear2016 发表评论于 2019-04-03 04:46:00
美国名校招生有后门是公开的秘密。不知道或摸不着说明你地位不高钱不够多皮色不对
流沙河上 发表评论于 2019-04-03 04:27:29
最主要的是西方社会没有人会,没有敢说能管着自己的人们不喜欢的一点点事实,真相。也就是西方社会根本没有真话,事实,真相这么一回事。
象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了持续3年的调查。2016年,史密斯女爵说,BBC有很深的“敬畏文化”。当敬畏成为一种文化,一个生存环境,事实、真理、人性就不存在了。事实是:BBC,这个近百年来在全世界“民主、自由、人权、博爱”叫得最响亮的机构,长期以来他们自己被性侵、强奸,同事、身边的人被强奸。他们都不敢声张。即使乖巧到如此地步,BBC管理层还同英国政府的情报部门合作,监控自己记者。你相信BBC的人敢讲真话,敢报道上司不喜欢的事实、真相?
杉杉coming 发表评论于 2019-04-03 04:07:00
名校里面参杂一个迈阿密大学干什么?

=======================
XYZ94538 发表评论于 2019-04-03 06:25:56
有钱人家的子弟进名校,不是很正常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金钱可以买到一切。行贿的还是钱不够多,或者是小气,舍不得钱,光明正大的后门向所有富人敞开,藤校大门向南开,分高没钱别进来。
pltc63 发表评论于 2019-04-03 06:23:04
剑桥招邓亚萍,是因为她申请的是博士学位,西方包括美国做博士都没有正规的全国统考,大多数是由导师一个人做的决定。如果是读大学,剑桥绝对不会招邓亚萍,即使女王的孙子也不行。英国的大学录取只看高考成绩。
小矛 发表评论于 2019-04-03 06:23:00
好文!我一直批评鬼佬的这个录取制度,就是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共产党最近开始也学鬼佬的这个录取方式了,只不过贿赂的手段更加低级,直接给面试老师或者主审老师塞钱,据说毫无忌讳。


===================
华裔教授曝美名校招生潜规则:你后门在哪都摸不着(图)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 于 2019-04-03 03:46:2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23145 次)




    作者为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中美教育与文化比较专家黄全愈:

  2019年3月,美国的高招弊案刷屏,中国的宝宝不高兴刷屏。

  美国的高招弊案,联邦检察官起诉了50人,包括33名家长和9名高校体育教练。让人震惊的是,涉案的教练来自多所知名大学,如耶鲁、斯坦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等。涉案金额达2500万美元。

  美国社会上下震惊,称之为史上最严重的,规模最大的招生弊案。名校被污名了!

  有人评论,都说美国高招严谨公平,这不也有舞弊吗?更有人迅速得出结论:还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更好。

  这些年来,中国一直在改革高考,试图破除认分不认人的机制:认分,更认人!在这时,美国名校招生弊案曝光,让人又对招的不公平产生了疑虑,认为还是要回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以考代录老路。

  我曾写过关于美国高招的书《高考在美国》(再版名《你离哈佛有多远》作者注),出版社拟的英文书名为College Entrance Exams in America(美国高校入学考试),但我改为College Admissions in America(美国高校招生)。因为,在美国,考和录是不同的,高考并不代表高招。中文的高考和高招,不易看出乾坤,一翻成英文,考字和招字,就泄露了天机。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年的收成,取决于两点:首先是选什么种子,然后是怎样选良种。一是选什么(What) 国家鉴定人才的标准;二是怎么选(How)按照标准去科学地、公平地、合理地、严格地甄别和选拔人才。

  以分为导向,大家都冲分数,累死人!然而,招考分离很难。考 可量化,很直观,亦似公平。考=招简明省心;而与此同时,招的水太深,担心关不上后门。这不,美国高招弊案不就证明了招考不可分吗?

  弊案的嫌犯辛格说:如果打个比方,有一道前门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去的,还有一道后门是让人们通过学校的募捐系统,捐一大笔钱。我设计的是一道侧门本来就担心后门,现在又加一扇侧门,堪比前门添堵。

  其实,人是社会动物,因此从时间上看,后门和侧门永远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从空间上看,任何国家都会有后门和侧门这些歪门邪道。我们要做的是:把后门和侧门挤压到最低限度!

  作为研究中美教育的学者,我想在这里详细地阐释、分析美国高招的程序和机制。让我们可以在一个大框架下思考:如何借鉴美国的高招高明之招数,避免其短处!给中国高考改革一个借鉴性思考。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藤校招生那些事儿。

  招生办里的秘密

  世界一流大学招生有后门和侧门吗?有,但很不容易打开!所以,50个涉案者,仅一人是招办的,而且是负责体育特招生的这次弊案的重灾区,并不参与一般的招生。关于这点,在后面专门分析。

  为什么美国高招的后门和侧门难开?俄亥俄州的迈阿密大学有个餐厅叫1809,正是因其于1809年建校得名。哈佛更早,1636年。超过两个世纪的摸爬滚打,高招制度可谓严防死守。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9/04/03/8206518.html
世界之央 发表评论于 2019-04-03 07:46:57
呵呵,美西方最擅长的就是搞条条框框儿、文文本本儿。看似慎重、严谨,实际没什么吊用,更容易舞弊!这就是很多人在申请材料上造假的原因,尤其那些贫困的少数族裔,打悲情牌屡试不爽。。。

亚当斯密说过: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私利。虽然美西方的名校经历了“超过两个世纪的摸爬滚打”,但也逃不过当今世界“利益”这道门槛儿。。。什么“走后门、开侧门,困难重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相信这次美国高招舞弊丑闻只是冰山一角! 美国是富人的国家。每个学校的“发展办公室”;无论上大学、找工作,都得有推荐人。。。更见证了国家是为了富人服务的,穷人和所谓的中产无论干什么都只能听天由命、靠上帝保佑罢了!

相比之下,中国的高考,每个学生是骡子是马,必须在考场上真刀、真枪的拼一下才是最公平的!如果中国在高考的基础上,再辅助以美西方的”文文本本儿“,那将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高招政策!
 最后,见识一下弊端。祖祖辈辈上同一个学校,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近亲繁殖。比如,有500个教授在这间大学任教30年,那么,许多Legacy的两代人极可能修了同一个教授的课程。即使孩子没修父母的教授的课程,但父母耳闻目睹的也就是孩子耳濡目染的。

  比如,哥大法学院有个传统,课程结束时,教授都有一个演讲,一个让目空一切的准律师们热泪盈眶的演讲。

  其中有个92岁的教授说今天去超市买香蕉,售货员劝我买完全熟的,不要买太生的了(一种美国幽默,意思是:担心买生香蕉,香蕉还没熟,老人就会死去了),学生们心一酸,他接着对售货员说你每次都这样劝我,但是我备了的课还没讲完呀

  我听了都潸然泪下,等有了孙辈,如果这个教授仍授课,我们能不唱同一首歌吗?!所以说,这种陈陈相因,不能说不是一种变相的文化近亲繁殖或学术近亲繁殖。

  所谓黑幕,最糟糕、最反动、最令人费解的是Legacy招生政策。什么普林斯顿、哈佛、耶鲁、哥大无一幸免地与这个名声不佳的legacy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我认为中国高考改革,绝对不能学这套。作为财产,不论是动产或不动产,后代要继承,天经地义。但Legacy把教育作为遗产一种世袭的特权,其落后性昭然若揭。
=============================================
==============================================
===============================================
===============================================
  父母上耶鲁,就要把这个上耶鲁作为传代物传给孩子。从现代伦理的角度看,是反动的;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也是反动的。

  父母上耶鲁,子女也完全有权利上耶鲁。但把上耶鲁作为遗产处理,并作为政策使之制度化,实在不可取。

  虽然,有不少大学对legacy作出一定限制,比如,隔代不能享受legacy,但隔代不传并不影响代代相传。另外,这些学校都强调:只有条件相同或相似,才优先考虑校友子女,即便如此,祖孙三代欣赏同一个教授的同一本讲义,祖祖辈辈唱着同一首歌、讲同一个故事从生态学讲,也是畸形的、不健康的。

  体育特招生

  谈美国高招,不得不谈体育特招生。首先,这是弊案的重灾区;其次,体育特长生是美国高校的一大特色。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美国派出了555名运动员,其中417位为全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成员。换言之,约75%是大学生。再换言之,美国大学生雄踞世界奥运榜首。

  再来点花边新闻:在我任教的大学,谁的工资最高?橄榄球教练!第二才是校长,第三又是体育的冰球教练

  美国高校重视体育,可见一斑!

  美国开发最早的是东北部,建校最早的也是东北部,因此,8所藤校全在东北部。1870年后,东北部的各校开展橄榄球和各种运动竞赛。1956年,8所名校正式结成常春藤联盟。也就是说,常春藤联盟最初是因体育而得名。可见,翘楚常春藤亦是体育运动被看作香饽饽的注脚。

  前面谈到的藤校计算AI(学业指数)的秘密计算公式,最初就是用来计算体育特招生的学业指数的。现在,是不是每所藤校都用AI来指导自己的招生?倒不一定。但这个公式被用来计算体育特招生学业指数的下限,是基本可以肯定的。比如,某年藤校规定各自的体育特招生的AI的下限为169。

  AI为169,则意味着:SAT和SAT II的各门考分都在600分左右(满分1600),CRS(学校排名点数)是49,即排名在70%以后。显然,这个学业指数有点惨不忍睹。

  若某校想招一名AI在169以下的体育特长生,该校必须将该生的申请材料带到藤校招办主任联席会议,进行必要的说明,并必须获得会议的批准。

  若该体育特长生的特长不是非常突出,学校一般不愿让自己处于三堂会审的境地。更何况,藤校之间又都是竞争对手。被对手审问的滋味儿,恐怕不太好受。

  所以,最近弊案披露的体育特长生基本都没敢糊弄藤校,而是混到南加大等校去了。至于藤校唯一涉案的耶鲁女足教练,是怎么蒙混过关的呢?虽然没看到作案细节,但也不难破案。一、该女生不是运动员,可想而知其AI会高于藤校体育特长生的下限,因此藤校招办主任联席会议拦不住她。二、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入学后,收了40万美元的教练,怎么帮这个不会踢球的南郭先生混下去呢?好办呀,以受伤为借口不参加球队训练,不就蒙混过关了吗?

  各校都有专人主管体育特招生的工作。教练们亲自四处寻访、面试体育特招生。在一般的申请者还忐忑不安地翘首以待录取信件的前一两个月,就会先给体育特长生发出试探性录取通知。目的是安抚他们,稳住他们。许多学校为这些体育特招生设有专门的奖学金。

  实际上,体育特招生也有两类:一类是真正的体育特招生,到校后,即插即用、上场拿分。这一类人的AI可以比较低。第二类是装门面的,是板凳队员,这类人的AI较高,是拿来平衡第一类人的低AI的。

  我攻读博士时,隔壁住一橄榄球队员,我儿子矿矿管他叫大个子叔叔,是他自己交的第一个美国朋友。当时,儿子还不会说英语,想跟大个子叔叔说些什么,就回家问我们,然后,再背书般地到隔壁去交流。矿矿的飞碟技术是跟他学的。有一次,飞碟打中鼻梁,直流血,儿子也不哭。至今鼻梁还稍隆起。每每提及,我总是安慰妻子:鼻子高点不是更帅吗?

  当时,我做TA(教学助理)。有一天,我看到大个子到我对门办公室去见另一个做TA的博士生。他见了我,表情有点不自然,我就没吭声。

  他走后,我故意问那个TA:个子那么大,打球的吧!

  TA摇摇头:打橄榄球的,真头痛!

  过得几天,大个子问我:你认识那个TA吗?

  我说:认识!

  大个子想了想,欲言又止。

  后来,大个子去了另一个学校。矿矿伤心了好几天。

  矿矿这个忘年交,属于上场拿分的体育特招生。我估计,AI可能不会太高。

  美国教育为什么如此重视体育?

  首先,体育运动丰富了校园生活。体育运动对美国人来说,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能形成崇尚竞争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氛围。国内校园,一抓一大把戴厚边眼镜的豆芽型书生。打开电视机,频道换来换去,老是女性化的小鲜肉。美国校园文化可能有偏颇,但中国的校园文化确实需要强烈呼唤走出教室的男子汉!当然,除了崇尚竞争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氛围,体育运动还能增强学校的集体荣誉感。

  其次,又回到钱的问题。体育运动的门票是学校的一项重要收入。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最能掏那些大款校友的腰包。比如,矿矿的高中拿了州里的篮球冠军,人们又哭又笑趁那些大款校友神志不清又头脑发胀时,校长提出来扩建体育馆,那些高兴得找不到北的大款校友们,恐怕还会背着老婆拍胸口主动加码。总之,体育运动是筹集捐款的重要手段。

  最后,体育运动能给学校带来声誉和荣誉。美国有大约3500所大学,除了那100来所人人皆知的最著名大学,谁知道谁呀?这样,体育运动就成了最有效、最便捷、最轰动的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手段。难怪矿矿的高中得了州里的篮球冠军后,他回家没几句话,就说:明年一定有很多新生申请我们学校

  看看美国名校招生,除了Legacy学生、享受平权措施的少数民族学生、体育特招生、国际学生,再加上父母捐款的学生,名人学生等,剩下的正常的招收名额已不多。比如,当年有13600人申请某大学,该大学打算录取1700人,录取率为12.5%。其中,2000人申请提前录取,600人被录取。这样,还有1100个名额。在这1100个名额中,有约200个是享受平权措施的少数民族学生,200个是Legacy学生,200个是体育特招生,100个是国际学生,若干个捐款生和名人学生。除了这些陪读生,只剩下不到400个名额给正常录取的学生。毫无疑问,这400个被录取的学生才真正是最出类拔萃的高分高能的英才!

  当然,美国名牌大学众多,就是2019年排名第47名的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也有16个诺贝尔奖得主。因此,这个学府收几百,那个学校收几百,出类拔萃的英才仍然有自己的归宿。前100名的学府,平均每个大学收400人,美国的精英就被基本囊括。

  用一块巨石雕一勇士,没有脚下的碎石,勇士怎么凸显?我们也可以把legacy学生、体育特招生、平权措施受益生等,看作一支运动队必不可少的陪练和板凳队员,看作一种必须的生态平衡,看作铺垫勇士的碎石

  比喻可能不太中听,但是否也有些道理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