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此文很实用:如何搞懂各种带当地口音的英语?(图)


在多年工作和出游的时光里,飞熊常有在印度英语中昏昏睡去,又被日本英语猛然惊醒的经历,终于,在大彻大悟之后,飞熊可以听懂些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讲的英语。相信中间积累的经验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这篇文章不是给那些准备过四六级以及其他英语考试的人准备的。



一、分割的地缘文化造成语音标准的差异


首先来讲,期望不同国家的人讲出来的英语是一个腔调是不切实际的。就像普通话在大陆和台湾讲出来的调调不同一样,台湾普通话明显要“软”一些。这种差异已经上升为标准也就是说两地的官方媒体在讲普通话时就已存在这种差异。这种类似的情况还很多,比如广州和香港的粤语相比,香港也要“软”一些。同理,大家还可以比较一下朝鲜新闻与韩剧里的韩语… …飞熊认为这就是历史上分割的地缘文化对语言影响的结果。


英语也一样。同样以英语为母语的两个国家:英国和美国,在发音上也有不小的差别。英式发音比较“硬”一些,舌头卷得少。美国则很不一样。现在带卷舌音较多的标准美式英语其实更接近于17世纪的英语。而后来英式英语的发展变化没有在美国延续。这说明,虽然美国自始自终都与英国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但由于地理上的分割,仍然可以出现语音标准上的差别。


在这个基础上,受英国影响大的国家,口音会相对接近英国一些,对美国来讲也如此。飞熊感觉比较典型的是澳大利亚,作为英联邦国家,其英文的口音也更接近于发音较“硬”的英国。澳大利亚英语似乎比伦敦英语更“硬”,最有意思的是把许多类似于 [e], [ei] 的发音得有点像[ai],对于听惯了美式英语的飞熊来讲总有一种面目全非的感觉。不过,如果掌握了这样一个规律,澳洲英语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母语对口音的影响


语音标准是一回事,每个讲英语的个体又是另一回事。他们可能带有本地的方言口音,也有可能英语对他们来讲不是母语。作为第二甚至第三语言,英语的发言会受到其母语的影响。最典型的是当某些英语的音节在母语中不存在时,会借用母语中相似的发音进行“替补”。



印度英语对飞熊来讲真的很难懂。一方面其有很多当地发音特点,另一方面,英语在印度作为官方语言之一,普及率相当高,所以当地人讲得很流利,给人的感觉是“又快又不准”,因此听懂的难度是很高的。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母语中没有某些清辅音的缘故,很多印度人讲英语的时候会用相应的浊辅音去代替,比如[t]会变成[d]。另外[r]这个音也发得不好,有时候会变成弹音[rrr],或听起来像[l],所以有个笑话,说印度英语会把totally different讲成 “dodally diflend” 不过,当知道了他们在哪几个音节上容易犯毛病后,听到类似的音注意下就可以猜中八九。


日本能讲很好英文的人也不多。因为不少英文的音节在日文中没有。比如[?],而且日文除了n之外必须是单元音,这意味着复合元音ai或被读成a-i,而且[r][l]不分,[f][h]不分。所以日本的英文听起来有些面目全非的感觉。飞熊曾在日本开过英语的会议。对方已经开口讲了三分钟,飞熊还以为对方在讲日语,没有换频道。其实这位朋友早已经开始讲英文了。


欧洲有些国家的英文水平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好。去欧洲走一圈就会有感觉。理论上,欧洲国家离英国那么近,交流频繁,会说英文的应该很多才对,一开始飞熊也很难理解。后来才知道这些国家并不提倡学英语,可能是过去有段时期英联邦太强大了,让那些曾经是平起平坐的邻国感觉酸酸的,所以对英国的文化乃至语言有一定的排斥,尤其是官方。有欧洲同仁跟飞熊讲,他们的英语是要到大学阶段或自己另外学习的,在中小学里学不到。这就增加了掌握英语的难度。好在欧洲的语言很丰富,个个都是学习多门语言的天才,所以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自学或大学的学习就能讲不错的英文。只是当意大利人讲英语时出现弹音就不要觉得太奇怪了。



当然,中国人讲英语也会有类似的规律。比如中文中没有[sh]这个音,通常被发成汉语拼音中的[x],换句话说,嘴唇不够突出。而[tr]已常被发成汉语拼音中的[c],也是唇不够用力突出。还有中国人对长短圆音不敏感,因为在中国元音的长短都是一样的。


要听最纯正的中国英语可以随意买一张国内航空公司的机票,可以全程享受又快又不准的中国英语服务,感觉就像到了印度一样。飞熊感觉最深的是去年坐东航的飞机,空乘非得把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发成 "Butter City, Butter Life",让人腻了好几天。偶尔碰上个口语好的空乘,飞熊总是忍不住想由衷地赞美一番。


当然,这都是正常的。就像老外学中文会被中国的四个声调难住一样,因为声调这东东是绝大多数语言没有的,光这一点就可以放倒绝大多数老外。


三、与口音很重者交流的心得


上了十年的英语课,飞熊从来不记得老师教过这个。但是,这是旅游出门用英语交流时要面对的客观问题。前面分析了,期望每个人都讲标准英语是不大可能的事。那么行走在外需要用英语交流时怎么办呢?



1. 发音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常见的发音误差,其实只要摸索出其规律,就可以很容易的听明白。听上一段时间后,要在脑袋里建一套“换算公式”,比如把"t"发成"d"是有些地方口音的问题,那当你听到"d"这样一个音节的时候,要想想对方是真的在发"d"或者有可能是"t"。其实这一点我们在分辨中文的各种方言时经常用。如果刚到一个地方,还没有这样一套“换算公式”,对于听不懂的词,让对方讲慢一点,甚至写出来,就可以知道对方在哪些章节的发音上与我们的期望有差异。要做到“举一反三”,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慢慢适应。


2. 词汇问题 在一个新环境,一定有一些当地熟知的词汇而我们并不了解。这也是影响理解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把每一个不知道的词当作新词汇来学习要对方给出解释,多问为什么?一般来讲,新词汇总是有限的,多学多交流,再加上好的记忆,你一定会体会到沟通的愉悦。


3. 语法问题跟口音一样,语法更容易受到本国语法结构的影响。飞熊的经验是不要太在乎那些英语非母语国家的人的英语语法,因为他们的语法也有可能不是太严谨甚至不正确。主要要注意听关键词,基本就够旅游时的交流。自己的讲的时候也要让语法尽量简单,少用自己都掌握不太好的复杂的语言结构,以防止对方听得头晕。


4. 注意表情和身体语言有一套理论,两个人在沟通的时候,只有20%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交流的,剩下的80%是通过表情,姿势等身体语言。当然语言沟通不顺畅时,要更善于利用其它的手段。现在都有手机了,要是听不懂,大不了就让对方一边讲一边在手机上敲出来吧!这样你就知道对方的发音特点了。

Makes so much sense. I work in a Japaneses company with most IT people from India. After a while, I do start to understand them. Indian's English is very good.
Mimi
关于自己在心理转换这个,对方一讲快就听不懂了
印度英语实在是难懂。
除了印度和日本的,中东某些国家讲的英语也很让人无语的说。


人,总归都要走一条相同的道路,却不知是走向天堂还是地狱?
对印度英语和日本人讲的英语深有同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