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中国要避免“狼群效应”和“示范效应”。

在战术上我们要避免“狼群效应”和“示范效应”。
  
   所谓“狼群效应”就是如果某一次做出了不必要的让步,让挑起争端的人得到实质性的收获,就可能引来一群虎视眈眈的狼群,扑上来效仿同样的战略。中国在国际经济方面就可能陷入于许多国家的没完没了的争端,进入一个不稳定的时期,许多人都想在中国经济身上夺一块肉。
  
   所谓“示范效应”就是如果我们这次做出了实质性让步。将来他们可以随时找个什么借口再如法炮制一番。或者换一个政府就闹一次,国内有什么困难为了转移注意力就闹一次。要坚决地防止类似的行为再发生。要坚决防止后患,防止“后患无穷”。
  
   有人提出,这场贸易争端倒逼中国的改革开放。这种提法贻害甚大。美国究竟是要逼中国干什么呢?美国是要遏制中国的崛起的。难道我们会认为它倒逼我们的那些“改革和开放”是有利于中国崛起,而不是有利于遏制中国?难道我们真的会认为,在《台湾旅行法》出台以后,美国会强硬地逼迫中国实施有利于中国进一步崛起的改革开放?难道美国的国家战略会出现这么大的自相矛盾?
  
   对美国的战略变迁我们一定要读准,然后从这个框架来理解美国的对华经济战略,而不只是着眼贸易战略来思考对策。
  
   三、虚假的议题——贸易赤字根本不是问题
  
   这次贸易纠纷,美国的借口是要消除贸易赤字。这是一个虚假的议题。
  
   为什么?
  
   有一个国际经济体系的制度安排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美元是世界货币,它必须为世界经济提供流动性。如何提供呢?通过政府赤字和贸易赤字。外贸赤字把美元注入世界经济体系。如果没有了美国的贸易赤字,世界经济体系就缺乏流动性,要萎缩,最终就会寻求替代商品,结果就要把美元从世界货币地位上推下来。所以,消灭美国贸易赤字就是要消灭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国需要贸易赤字。
  
   这就是美国自己的政策选择。在消费和私人投资不变的情况下,财政赤字推动贸易赤字。政府支出超支了,就必须由贸易赤字来平衡。比如,几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钞票印出来,需要购买货物和服务,就需要进口。所以,美国要消除贸易赤字,就必须消除联邦的财政赤字。消除了美元贸易赤字,美国政府的赤字财政也玩不下去了。
    美国能消除财政赤字吗?美国一方面减税,一方面增加支出,在扩大财政赤字。扩大的财政赤字就会导致扩大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变成贸易赤字就是美国让全世界为其财政赤字买单。
  
   所以,从制度安排上,从政策选择上,美国需要贸易赤字。当然,这有一个度。
  
   美国那么巨大的财政赤字,必然会转换为巨大的外贸赤字。所以,即使它把同中国的逆差压下来了,它同其他国家的逆差就会上去。总额会相当。但是,这个世界上,其实只有中国才有能力,为美国那么大的财政赤字提供必要的产品与货物。这就是为什么,过去每次贸易摩擦以后,美国的贸易赤字不减反增。因为,其财政赤字在不断上升。
  
   美国非常擅长虚设议题达成自己的真实目的,《制度与繁荣》一书中对此有深入的描述。
   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0254.html
===================================
四、美国的真实目的
  
   从美国总统和官员的相关讲话,可以发现,美国的目的大致有三点:遏制中国的产业升级、推动中国的金融开放、促使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
  
   第一,打击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美国希望维护自身在高科技上的的地位,不能容许中国的追赶。中国经济要转型,要完成量到质的转变,关键就是高科技;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接近10000美元,而美国是50000多美元。中国要实现小康,现代化,要迈入高收入的富裕社会,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追求幸福生活的要求,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提高人均收入的关键,是提高总要素生产率,而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赖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美国打击的核心对象之一,就是中国2025战略规划的产业。如果我们无法迅速实现产业升级,实现我们的规划,中国是有可能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丁美洲的教训之一,就是没有迅速转型。美国想在中国身上复制拉丁美洲。而且,高科技和核心产业,还关系中国的国家安全。高科技和安全的关系,美国官员早有论述。
  
   第二,谋求中国过度的金融开放,这也是美国政府这次的一个明确要求。
  
   这个话题,很难在这里展开。我们只讲两点:
  
   (1)纵观二战以来的历史,搞金融大幅度开放,搞资本账户自由和汇率自由化的国家,几乎都陷入了金融危机。几乎没有例外。中国金融如果出现系统性问题,那就可能是颠覆性问题。
  
(2)如果我们这次在这方面让步了,(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外资或美国金融资本可能控制中国的金融行业。当然,我们的对策是加强监管。但是,到了那个时候,美国为了打击中国的金融监管,同样可以发起贸易战争,说中国的金融监管不符合市场竞争的原则,等等,怎么办?退步,还是坚持?如果退步,在国际金融资本控制中国金融体系的情况下,削弱金融监管是什么结果?如果坚持,那可能就是一场大规模的贸易战争。那个时候,我们的技术进步没有上去,金融被国际资本控制,我们有多大的信心打赢未来那一场贸易战争?可见,让步不是消除争端的有效办法,反而可能跌入更多争端的陷阱。金融开放,一定要小心,步步为营,走一步看三步,先要把各种风险预见到。

  
过去几十年遭受洗劫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金融开放不是从善良的愿望开始,没有一个国家不认为开放能够导致金融产业更加进步和坚实,没有一个国家不是经过了反复的科学论证,没有一个国家不是没有一流人才操盘,结果无一幸免地陷入金融危机。这值得我们深思。
  
   习主席在19大报告种高瞻远瞩的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风险的底线”。过度的金融开放,国际金融资本的控制,会增加系统金融风险的概率。
  
   第三,促使中国进行制度变迁。
  
   美国许多人认为,中国搞的是“国家资本主义”,意思是中国通过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和规划,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催生了一大批竞争力强、规模大的企业。他们很害怕并且千方百计要废除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要改变我们行之有效的制度优势,要我们搞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
  
   我们绝不轻易出让国际市场,但是,我们也不会为了某些国家的市场,就放弃我们的核心利益。我们也不能让别人把经济战争当成一种手段和杠杆,随意在我们身上找好处。这个头坚决不能开,这个例坚决不能破。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让我们把安全带系好吧。
  
   五、不能把小康建立在别人的善意上
  
   求人不如求己,不如求中国14亿人民。中国经济的未来,小康、现代化、现代化强国的实现,必须建立在自己的基础上。就算我们失去了某些市场,如果我们立足内需,立足科技和产业进步,把我们的经济实实在在建立在我们自己的基础上,任何贸易摩擦也只是我们复兴路上的一场夏日的风暴。
  
   但是,如果我们失去了高科技和产业升级,失去了金融控制权,失去了我们制度的特有优势,我们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并不需要一场贸易战争作为推手。
  
   习主席讲,“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住历史检验”。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全面小康建立在别人的善意上面,建立在别人的市场开放上。
  
   我们的全面小康必须经受得起任何贸易摩擦,任何金融冲击,任何预想不到的风险。
  
   所以,我们要多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带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开放的程度,要多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技术和产业自主权,要多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待我们政府和产业技术进步和企业的关系。
  
   我们绝不主动挑衅,但是,我们要捍卫我们金融体系的控制权、技术自主权、产业自主权、汇率自主权、外贸自主权、货币自主权等等。我们要想方设法把基础货币的发行权拿回来。
  
   总之,美国的战略变了,我们也要变。我们要有一个符合这个新时代的对美战略的新思想。在这个大框架下面来应对当下这场贸易纠纷。让它成为我们迈向全面小康的新起跑线,而不是停滞在中等收入的陷阱。
  
   更多精彩观点,请参见黄树东:《制度与繁荣》,2018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