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在中国头上的贸易逆差一部分本质上是美国与其他国家的逆差。
戳破美中贸易逆差神话: 过时的传统贸易数据歪曲了事实
来源: JustAsked于 2017-11-14 05:44:56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691 次 (12037 bytes)
国的公众舆论已经变成反自由贸易了。唐纳德·特朗普之所以赢得大选,与他承诺解决贸易不平衡尤其是聚焦中国贸易行为的咄咄逼人的选举运动有关。竞选中特朗普表示,“中国要对我们近一半的贸易逆差负责。他们用能够想到的一切手段破坏了规则”。
美中贸易关系无疑存在问题,但目前官方公布的美中贸易数据极不准确。这些数据是基于二战后达成的过时的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它们并未适度更新以反映当代全球经济。令人担忧的是,各国领导人主要是依靠这些有误导性的数据来作出重大决策,这有可能损害各国经济,让相互依赖共同繁荣的国家彼此产生不良用心。
过时的传统贸易数据歪曲了事实
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说我们领导人使用的贸易数据是有问题的。用来衡量贸易流量的传统统计数据并不全面反映生产链的全球化。如今,统计机构是把一件产品的全部贸易值都算到最后出口这件产品的国家头上,哪怕产品的零部件是来自许多其他国家。这种数据采集方法的依据是IMF在1948年首次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手册》,而且从来没有作过适度修改,来反映全球价值链新的复杂性。
拿中国的情况来说,这意味着人们通常引用的贸易数字被扭曲了,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包含大量来自其他国家零部件的众多产品的最后组装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iPhone,苹果公司在美国负责iPhone的设计、研发、营销和软件开发,而iPhone昂贵的部件来自不同地方。在iPhone 6五花八门的零部件中,显示屏由韩国、日本和其他地方制造,处理器来自美国,指纹识别传感器产自台湾,气压传感器产自德国,最后组装则在中国进行。这样一来,虽然由中国生产的部件和组装成本只占iPhone总制造成本的一小部分,但在美国的贸易统计中,iPhone的全部进口成本都算到了中国头上。这种扭曲是叠加的。假设2016年在全球卖出的2.15亿部iPhone中,有35%是由美国以每部230美元价格进口并销售的,那么仅iPhone一项就使美国2016年的对华贸易逆差增加170亿美元,哪怕iPhone的绝大部分成本其实是来自其他地方。
显然,美中贸易逆差被夸大了。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编制的官方贸易统计数字,2016年美中贸易净逆差309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7%。而实际上这一数字要低得多。经合组织(OECD)率先提出的将各个零部件原产地考虑在内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法给出了更准确的图景。该数据集显示,按中美两国贸易中的实际最终商品附加值和服务计算,2011年美中贸易净逆差要比按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得出的数字低40%以上。
虽然无法得到近年数据,但如果我们假设传统数据与考虑附加值的数据之比是稳定的,那么,2016年调整后的美中贸易逆差就从3090亿美元下降到1690亿美元。这个数字仍然庞大,但它对探讨缓解美中贸易失衡的政策来说,却是更合理、更有益的起点。
公众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
目前公众讨论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人们只关注商品贸易,而忽视服务贸易。虽然与商品贸易逆差相比数额并不大,但在包括旅游、教育、金融及其他专业性服务在内的服务贸易领域,美国对中国的顺差却显著而快速地增长。2000-2008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年均不足20亿美元,但到2016年已增至374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0.2%)。
虽然服务贸易流量的准确计算也存在问题,但这些数据说明,美国手中不是没有好牌。美国企业在银行业、软件和教育等高附加值服务领域有极强竞争力,大可利用中国中产消费者不断增多所带来的市场机遇。过去十年美国的服务贸易顺差不断增加,那些推动中国在银行、电影及其他产业减少对美国企业市场壁垒的政策,也将大大促进美国的服务出口,缩小美中整体贸易逆差。
对国民福祉的影响难以衡量
扭曲公众有关美中贸易关系讨论的第三个挑战,是一些负面影响比正面好处更容易被捕捉到。毫无疑问,与中国的贸易融合给美国一些特定人群和地区,尤其是低附加值制造业的工人带来了负面影响。但重要的是要记住,与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也给美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譬如,对华贸易让美国消费者节省了大量金钱。来自中国的更便宜的进口商品有助于降低整体通胀率。多亏对华贸易,美国消费者如今能享受更低的物价,一个有接近美国中位数收入的家庭,每年大约可以省下500-1000美元。
除了消费者得到的好处,与中国的贸易还让美国在环境和生活质量上获益匪浅。低端制造业活动,特别是重工业,通常带来大量浪费,并污染当地的空气和水。由于这些制造业活动迁往中国,美国事实上把与这些活动有关的大量污染出口给了别国。多亏中国,美国人今天得以呼吸更清洁的空气,可以在更清洁的水里钓鱼。
最后也许最重要的是,与中国的贸易融合有助于美国把精力集中在更高附加值的活动上。通过把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外包给中国,美国得以专注于高科技产品生产和服务业,提高这些领域的生产力。如果美国的服务和其他高附加值出口产品没有中国这样的海外市场,很多美国人就不会享有现在的生活水准和就业。这些好处往往很难衡量,故而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美国政府应该研究相关政策,帮助减少双边贸易关系中的不公平。同时,至关重要的是,那些争论应该是客观的、以事实为基础的。统计部门应该更新它们的方法,让公众和政治决策者了解美中贸易关系真正的全貌。
更合理的统计数据将大大有助于我们认清神话和政治手腕,找出并解决美中贸易关系中显然存在的真正问题。目前市场准入尚不平衡,美国公司面临着诸多中国公司在美国并未遇到的关税、监管和外国直接投资壁垒。另外,中国的产业政策导致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并有可能影响美国和全球市场。中国的新规划,如“中国制造2025”,也表明中国打算牺牲外国公司利益,扶持本国生产商。而且中国没有达到美国对中国加入WTO的预期,中方对加入“政府采购协议”和“信息技术协议”等国际协定也是一拖再拖。
在下月的社论中,我将更全面地探讨这些问题。在本系列的最后一篇社论中,我将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敬请留意。
本文最初发表于华美银行网站
已有2位网友点赞!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