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灭商其实是一场西部游牧羌族对中原地区的征服战,跟蒙元满清入关没有任何区别。
西周以来,中国始终是游牧民族的国家。
一上一停
2013.02.01 14:00 原创发表在 猫眼看人
中国人自称是农耕国家,这是完全不附合事实的。事实上,有记载以来的中国朝代,全部是由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中国范围内的农耕族群,三千年来,没有建立过自己的国家和政权。
商是如何灭的夏,我们不清楚,夏到底存不存在也不知道,这个先不管。但商本身是发源于辽东地区的渔猎民族。殷商显然不是农耕民族。
周武灭商,列举了商纣N条大罪,实际都是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有很多根本就是后儒添加的罪状。其手法基本类似于满清入关前列举明朝的十大罪一个模子克出来的。
周和商在牧野决战,号称七十万奴隶临阵倒戈这件事,跟商纣残不残暴一点关系都没有,之所以倒戈是因为当时商的主力在淮夷做战,根本无兵可用。只好组织起奴隶充数。那些奴隶基本都是跟西部夏羌游牧民族做战中捉来的战俘,跟周人同族,同属游牧羌族,当然会帮自己人。周攻入商都朝歌时,商本族人可是欲血奋斗,妇孺皆兵,周兵靠屠城灭族才进了朝歌,哪来的什么倒戈之说。
所以说,周灭商其实是完全的彻底的,一场西部游牧羌族对中原地区的征服战,跟蒙元满清入关没有任何区别。
周统治了几百年后,象它的前任殷商族一样,自己被农耕族群儒化掉。于是被后来的同族的秦戎灭掉,时间很短又被南方的楚蛮人刘邦和项羽灭掉。
刘邦和项羽都是楚蛮人,楚蛮不被中原人认为是同族。自己也不认为自己属于中原文化。楚蛮属于游猎和渔猎民族,跟农耕没有关系。自己的文化信仰是楚巫文化,属道文化系列,跟农耕儒学没有任何关系。
自周以来:
秦:羌戎人建立的政权。
汉:楚蛮人建立的政权。
隋唐:鲜卑人建立的政权。
宋:沙陀人建立的政权。
明:楚蛮人政权。
元:蒙古人政权。
清:满人政权。
历数中国各朝代我们会发现,整个中国历史,要么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建立政权,要么是南方的楚蛮游猎民族政权。跟中原农耕族群,一点关系都没有,说中国是个农耕文明国家,这难道不是很荒唐吗?
按照国际对“文明”定义的通行标准,有没有建立“国家”是一个重要标准。三千年来,中国境内的农耕族群,始终没有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因此,说中国是农耕文明,是十分荒谬的,中国是典型的游牧文明国家,因为它所有的政权都是游牧或渔猎民族(属泛游牧民族)建立的。
那么,在政治统治和文化结构上也反映出了这个特点。
羌周入中原后,把游牧的周人和中原农耕人划分为“国人”和“野人”。野人只能在农村种地,不能做官,也不能入城居住,也不能当兵。真到春秋时代管仲改革时,由于兵源不足,农耕野人才被允许当兵。
隋唐时代是一样的,当兵打仗和政治始终是游牧民族的活,中原农耕族群只被允许种地,没有当兵权。
所以,所谓“农耕族群”。实际在历代建政中,都只是游牧民族的农业生活工具,没有政治地位。
在文化上,二千年来,一直是实行“外儒内法”或“外示儒术,内用黄老”的统治术。
这是因为,所谓黄老道家和法家,那只是细分,它们的起源是同源于西北和西南楚巫地区游牧民族的阴阳巫术信仰传统文化,是一种游牧文明。跟中东部农耕文化没有关系。
游牧文化的道家天生是一种理性文化。
起源于东夷地区的儒家仁义文化,是一种感性农耕文化,这两种文化起源和风格是不同的。
道家文化由于起源于游牧文明,因此它强调效率和理性,持“人性本利论”,是一种效率思维。
儒家文化由于起源于农耕文化,因为它强调秩序和感性(伦理),持“人性本善论”,是一种秩序思维
道家效率思维:(性本利论)理性,功利,逻辑,变化,自由,个人主义,进攻。
儒家秩序思维:(性本善论)感性,道德,伦理,稳定,义气,集体主义,防守。
由于农耕文化的感性色彩,天生排斥逻辑,思维混乱,对事实判断不清,缺少事实求是的客观态度,做为管理和决策思维是荒唐滑稽和必败的。
所以,实际上,二千年来所有的游牧统治者们全部采用道家或道家的变种法家做为管理文化和主体思想。而所谓儒家,只是游牧民族用来训化和圈养农耕奴隶族群的一套训化手册,并不是他们的主流文化。
历代开国皇帝,基本都是反儒急先锋,秦皇,刘邦,唐朝前几代皇,明太祖以及我朝就不用说了。基本开国第一件事就是反儒,反孔。他们深知儒术是亡国灭族之术。
刘邦往儒帽里小便,唐定道为国教,
明朱元璋要亲自去砸孔庙和孟子像,以示鄙视。
唯一没有反过儒的是宋代,这是因为宋皇没有打过天下,是政变上台的,不知儒术的危害,也没有定天下之勇气。因此,有宋一代,始终是别人的儿皇帝,开国即宣布为金的附属国。
“唐宋元明清”的叫法是违背事实的,应该叫“唐金元明清”才对,因为宋国只是金的附属国之一,不是独立政权。
所以,认为中国是农耕文明的提法,是十分荒唐的。事实上,中国是一个游牧文明国家,主流文化是游牧道家文化。所谓儒家思想,只是游牧民族对中原农奴的一套圈养训化制度,不是什么文化。http://m.kdnet.net/share-89618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