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蒲老师语录你现在的体质和病症就是吃出来的,

没有无缘无故的病症,大多都与饮食习惯有关。

别说吃饭两年,只要正常吃饭半个月一个月,身体都会有明显变化。

问题在于,很多人以为自己在正常吃,其实只是按照“科学的”“养生的”“营养学”观念在吃而已,并不是吃饭。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3-29 06:57 编辑

江鸿涛 :我一开始也不是有意不配合蒲老师的,不过他的方法就是凭借柔,刚的智慧和技巧。

还有他掌握带动气机来用药,或者食疗。
这一点也不会伤害到内在脏腑。用这种方式来达到治愈效果。

但是这需要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重视和配合,
才能完成这个治疗过程。然后才能够彻底治愈。

当治愈后有一点儿的着凉感冒时?
再一点米糊糊就很快的又健康起来。

我认为就目前学习伤寒抓主症的中医们很难做到的。

转载蒲老师的铁杆患者的心声。[Fight][Fight][Fight]
好文章,好好学习。在。。。。。。。。。。。,。
蒲老师语录::

为什么?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1.
为什么一直吃两个月没有效果?
如果是吃错药了,没有好效果,也应该有坏效果吧?
你去试试同样的药一直吃两个月看看,是不是要么有好效果,要么有坏效果,而不是没效果。
就算是坚持吃两个月饭,也会有效果。

2.
就该换思路了?

换什么思路呢?
是什么样的舌苔,就用什么什么样的思路。舌苔没有变,就还是那个思路;舌苔变化了,思路就该变化了。

思路要凭依据,思路是从舌(脉)而来,舌没有变,却变思路,那思路的依据是什么?

3.
公开问诊的目的,是让大家通过真实案例认识和了解彭子益医理,所以希望大家既反馈有效的案例,也要反馈无效的案例。

像这样公开反馈无效的案例就很好,就可以找出原因,更有利于学习。
最忌讳的是,担心反馈无效的案例,主观以为是治错了,又去找其他医者换思路。
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公开反馈无效的案例,都是可以最快的治愈的。只要去换思路找其他最快治愈的,明年这个时候还会到处找医者,只会越来越差。

回到这个案例,一直吃了两个月,会不会是花椒质量问题,份量问题,做法问题?还是期间吃了其他错误的药物或饮食?从这个思路去找原因,就比较靠谱了。
禅拍分享】

【股骨头坏死】调理方法:重点拍打股骨头周围,拍的时间越长越好(拍打的过程有可能疼痛加重,建议继续拍打),拍打内侧腹股沟,外侧环跳。拍打大腿内侧的主筋,使其柔软,拍打脚底,打通腿部内外侧微循环系统,:拍打脏。拍打两个月左右时,会出现股骨头缺损现象加重,是股骨头的坏死部分被吸收,新骨头还没生出的缘故,拍打时会有疼痛,坚持即可。

【 脚跟疼】调理方法:直接拍患处。3
(指舌苔)颜色比较鲜,是扶阳散寒导致热气上浮,所以干咳。

因为是“造成”的热气上浮,不是身体本来的“实”热,浮动则“虚”。“虚”不宜绿豆汤。

也就是有些人觉得身体寒,就去吃热药;吃出热来了,马上又吃寒凉药。这样忽冷忽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反而容易折腾出诸多问题。
蒲师大概是这个理论吧::这时候的症状明显,说明敌我双方对垒正激烈,等到战争结束,症状就消失了。

战争结束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我方胜利,战争结束;一种是敌方胜利,战争结束。

这时候针对症状用药,大多都是我方被压制,退下阵来。所以这种“症状治好了”,往往一段时间都会有许多“但是咳嗽”“但是低烧”“但是”“但是”。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3-16 21:58 编辑

中气旋转,则上降下升。

上焦热不降,说明中气不旋转,说明中气虚。

中气虚,忌直上直下。
直上直下,则运动不圆。

白砂糖补中运中,与绿豆的凉降成圆运动,防直下之伤中气。

———
伤寒论书中“阳明病胃家实”,属于最热实的病症,承气汤组方仍然是寒热并用,不是全部寒凉。寒热混合生中气,成圆运动。
蒲老师语录 ::
水果等饮食败脾滋湿,
中焦虚湿。

脾虚,不能运化,所以瘦,不长肉。
中虚,不能旋转,上焦虚热不降,所以鼻炎。
湿久,脾肾肝肺无有不伤,气血阴阳无有不伤。
肾气得不到滋养,肾主骨主牙齿主耳朵,这些就容易出问题。

很多人总想着给孩子营养丰富化,维生素丰富化,吃水果等滋湿、败脾、耗气的各种辅食。脾伤,就算是全世界最珍贵的营养食品也无济于事。

给孩子吃饭吃饭吃饭,等脾恢复正常了,即使是大米中没有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营养成分,脾都能根据身体的需要运化生成出来。

有些说,孩子就是不吃饭,其实就是已经伤害了。
哪怕一开始吃一口,吃两口,吃三口,吃小半碗。只要不继续伤害,吃着吃着就正常了。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3-10 17:22 编辑

姜立冬问:浦师,为什么绿豆汤有这么大功效?
蒲老师语录::
绿豆汤,有清热、生津、祛滞的作用。

与其他苦寒清热药比较,苦寒药容易伤中;
与其他生津药比较,生津药容易滋湿

与其他祛滞药比较,祛滞药容易耗气。

绿豆汤相对平和,又兼具这些功效,副作用较小,除中焦虚寒外,适用范围较大。
大体上三板斧,

1.
“阳宜藏”“热宜降”,
养津液以藏热力。

2.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3.
从下往上看,下焦是根。
治上焦病,要看中下焦。
蒲师大概是这个理论吧::这时候的症状明显,说明敌我双方对垒正激烈,等到战争结束,症状就消失了。

战争结束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我方胜利,战争结束;一种是敌方胜利,战争结束。

这时候针对症状用药,大多都是我方被压制,退下阵来。所以这种“症状治好了”,往往一段时间都会有许多“但是咳嗽”“但是低烧”“但是”“但是”。
2023-11-5
问:不明本气的医者,把病治好了,这个何解老师?

大体上可以分两种:
1.真正治好了,也就是虽然是对症用药,但恰好符合了“本气”。
2.看起来治好了,实际上是伤害。当时退烧了,当时止咳了,当时看起来消除了某一个“病症”。可是,但是,复发,等等等等,越来越难治。
---------------
世间万物千姿百态,正是因为各有各的天赋,各有各的缺陷。

哪个人又没有天赋和缺陷呢?
有时候天赋就是缺陷,
有时候缺陷就是天赋。
曾经有人说孔融“小时了了,大时未必”,过去的课本上也有“伤仲永”的故事,这些故事说的是天赋就是缺陷。
贝多芬好像耳聋还是什么,这是不是缺陷呢?却成为了著名音乐家。
所以道德经说“高下相倾,长短相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你可能命带偏印和墓库,所以对中医及玄学有异于常人的领悟力。这是天赋。
但也因为偏印和墓库,瞧不起人,与常人比较,思想上就好像偏颇,不够和合。这就是缺陷。

而中医,以及其他“道”,终归是贵在和合,忌讳偏颇。
---------------
@听老师,阴阳自合必自愈,是不是代表所有的病都有一点共性就是阴阳不合?
都和本气有关啊?
对的[强],

什么是本气呢?
历代医者总是想着用药去疏通去消散结节,就没有人想着身体本身是什么在负责疏通消散。

身体的木气在负责疏通,土气在负责运化。
身体出现结节,出现肿瘤,说明木气的疏通作用出了问题,说明土气的运化作用出了问题。

那些去疏通结节,去消散肿瘤的药,有好多是不是更伤木气,是不是更伤土气?
---------------
从舌苔看,已经被各种治甲状腺结节的药误伤害较长时间了。

正确的中医治病方式,是调理身体的偏颇,帮助身体恢复自愈力。
伤寒论讲“阴阳自和必自愈”。

错误的中医治病方式,是用药去治“病症”。虽然也有治好的时候。
更多的是伤害。更多的是增加了身体的更多偏颇。
与西医思维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从舌苔看,伤害时间较长,修复也需要时间。

先吃红糖大米煮稀粥三天,再看看舌苔。
蒲老师语录::中医有一个普遍现象,也可以说是普遍规律,这个现象就是“初次有效”。

即使是人们口口声声的庸医,也就是见病治病的思维,它也会初次有效。

所以火神派让人深信不疑的地方就在于“初次有效”,几乎每一个爱好者初次用在自己身上都有效,初次用在他人身上也有效,所以因此而深信不疑。因为每一个人的身体一开始都或多或少会有寒,而附子恰好可以起到斩关夺隘的效果。
悲剧也往往因此而生,因为初次有效而自信,因为很多他人有效而深信,从此走上自残杀人而不知的道路。
蒲师语录:
1,治病原则:
      内伤之病,虚劳为多。虚劳之病,无不由津液耗伤而起。不可误用凉药伤了人身相火,不可误用燥热药伤了人身津液。必须脉气实滞乃用凉药清热,必须真有内寒,乃用温药温寒。中病即止,不可太过。与其太过,宁可不及。太过必定坏事,不及尚可加增。

2,治病大体上分两种,
一种是针对病症用药,
一种是针对病症的根源用药。
       针对病症用药,有时候有效,有时候无效,有时候有害;
       针对病症的根源用药,不仅说出来的病症好了,没说出来的病症也会好了。
       许多疑难杂症,看起来病症许多,针对病症用药,要用许多药;
针对根源用药,可能就几味药。

3,彭子曰:
但是阴虚之脉,用养阴之药,无论何病,自然病愈;
但是阳虚之脉,养阳之药,无论何病,自然病恋;
但是中虛之脉,或滞积之脉,用养中之药、调滞消积之药,无论何病,自然病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