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新闻人生] 【学霸故事】晒一个国产女神

【科学史】她选择学习物理,毕业论文以全班最高分夺魁;她投奔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选择了实验弹道学专业,成为了该校第一个学实验弹道学的女生,打破了不收外国人、不收女生的惯例。她是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中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何泽慧。丈夫钱三强。





何泽慧1914年3月5日生于江苏苏州,祖籍山西灵石两渡。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出于抗日爱国热忱,她毅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以“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论文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她不得已在德国滞留下来。为了更多地掌握对国家有用的先进科学技术,她于1940年进柏林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参加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1943年,她到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在玻特教授指导下从事当时已初露应用前景的原子核物理研究,曾首先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被英国《自然》称之为“科学珍闻”。
1946年春天,何泽慧从德国到法国巴黎,和大学时期的同学钱三强结婚,开始共同的科学生涯。他们一起在约里奥·居里夫妇领导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和居里实验室工作,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她首先捕捉到世界上第一例四分裂径迹),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因为铀核“三分裂”现象是何泽慧首先发现,所以其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1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满怀爱国热忱历尽艰辛回到祖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的组建。新中国成立后,她全身心地投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3年改称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工作。由她具体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分简陋条件下开展工作,经过几年努力,于1956年研制成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
1955年初,何泽慧积极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准备工作。1958年,中国第一台反应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后,她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在相当长时间里领导当时的中子物理研究工作,为开拓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她还看准快中子谱学的国际发展趋势,不失时机安排力量开展研究,使中国快中子实验工作很快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
1964年起担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65年赴河南安阳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文革”中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错误的审查和批判;1969年冬,下放到二机部在陕西合阳的“五七”干校参加农业劳动


1980年,何泽慧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院士)。耄耋之年,她仍然坚持全天上班,关心中国高能物理和核物理事业的发展。直到2000年,每周还要坚持几次到高能所上班。[2]
从2005年起,温家宝总理先后6次去看望何泽慧老人,给予她高度评价。
2011年6月20日7时39分,何泽慧院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7岁。
1

评分人数

    • mooncake: 多谢分享,学习的榜样啊金钱 + 50 鲜花 + 20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