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座也许有点不够理想,不过公交车的定义是公共使用。 您身体不便、需要帮助,别人的伸手要懂得感激而不是理所应当的接受。没人必须为你负责除了你自己。 我也是带小孩的母亲,因为经济原因不可能每次出行都打的。常在坐公交车的时候遇到热心人的让座,哪怕没座也会有人提醒或者关注一下。 虽然每每只是回以一声谢谢或一个微笑,但从中领悟到的朴质的善意与温暖会让我在自己方便的时候也能心甘情愿的去做下一个让座的人;看到听到种种不平事时也常会劝告自己不要认为全是黑暗。 那个没让座的人也许有身体原因,也许情绪黯沉,也许就是不想让,但并不应该被这样对待,哪怕是公交专让座的制定者---公交公司也没有权利说俺不带你这样儿占老弱病残孕座的人玩儿,更何况响亮利落的五个巴掌! 那个打人的人,不知道是否真的欺软怕硬,可以让座的不止这一个,这也不是能打五个耳光的理由。 不被让座受累的是身体,被打耳光受辱的是人的尊严, 在这个事件中更让人反感的反而是那对气势汹汹的夫妇;更令人觉得冷漠的不是没人让座而是满车的人静静的聆听耳光的脆响。 如果换作你我在这样的境况下挨了五个耳光又会怎么反应呢? 放声大哭? 嘟嘟囔囔? 恶言相向? 或者拼个你死我活? 可能也只有沉默—— 这个世界没有我, 我也不必有这个世界...... 最后说一句:不要让公交让座的美德变得没有情谊 那不是别人欠了你 是陌生的朋友最初的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