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闲谈] 从一个小细节上谈卫星技术的改进

最近大家不知关注没有,也许无人在意,美国一个巴士大小的废弃卫星总算掉到加州外海了,一切可以放心了。。。
事实上,在它掉到地面之前,它完全是失控的,也就是说,目标可以是你家的房子,你的汽车,甚至在你和爱人牵手散步的时候,一家伙砸你们头上。。。
德国的2.4吨废弃卫星下个月又要以同样方式造访地球,想想是多么可怕!谁不都知道它的目标在哪里。。。
大家想想,有何改进方案?
能否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剧中汲取经验,在制造的卫星表面涂上厚厚的易燃且不易挥发的树脂材料,然后在卫星表面加装有缺陷的隔热瓦,这样可以保证卫星上天安全的,太空是无氧的,所以卫星是不会烧毁的,然而在坠落地球的过程中,易燃树脂材料在急剧摩擦下让整个卫星迅速烧成一个大火球,这样不就可以有效避免卫星砸人的风险吗?
易燃且不易挥发的树脂材料? 怎么能保证上天是安全的呢?
not4weak 发表于 2011-9-25 09:21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使用的隔热瓦技术,那种特有的缺陷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哈。。。
如果冲击力很大,会不会引发地震?这地球越来越不安全了。
BigFool 发表于 2011-9-25 10:07

人造卫星的重量还不足于引发地震。但是砸死人肯定是没问题的。。。
这个有点和有人坚持不坐飞机的理由有点像。虽然飞机坠毁的概率很低,但是一旦被你赶上,你的死亡率基本上接近100%。。。下个月2.4吨的德国卫星撞地球也是如此,虽然每个人被砸的概率极低,但是一旦被砸上,连火化费都省了。。。
卫星的材料不仅仅是有机物吧?金属燃烧了氧化物还是保持形态,又不是蚊香……汗一个,而且更重了,因为氧被 ...
马丁 发表于 2011-9-25 12:53

要是那种效果反而更好哈。。。
你想想,你是愿意被一头从3万英尺坠落的牛砸到,还是愿意被10000只麻雀砸到?前者一砸人就挂了,再者那可是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的物体哈,压你身上5分钟抢救都来不及了。。。

所谓定向回收,那玩意儿更危险。因为人造卫星回来的时候不是像小鸟那样飞回来的,它只能靠滑翔(携带燃料或蓄电池坠落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卫星表面温度会升到2000度左右,更何况卫星往往都是燃料电力耗尽才开始坠落)。一个3万米高空的物体坠落,能定位落点到多大的区域?我看误差控制在500公里以内都很困难。。。

最经济实惠的方式就是让废弃卫星回来的时候,尽量充分燃烧,解体,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对地面人身安全和百姓财产的损失。。。
高楼阳台花盆落下能砸人,高空呀高空,加速过程长,到达地面的速度比花盆吓人多了,这么多没有降落伞的暴雨 ...
马丁 发表于 2011-9-25 13:32


你真是笑S我了。。。
我拿装填500公斤炮弹的大炮轰你,你看的到呼啸坠落的炮弹的弹道吗?
如果那样,就太简单了---上去的时候装隔热瓦,上去后脱掉好了,这个技术很简单。。。或者装个自爆装置嘛,不 ...
黄道吉日 发表于 2011-9-26 00:17

这个降落伞装不得,在3万英尺高空零度以下,超低气压,没经过训练跳伞,存活率也不会高。。。
另外,弹射座椅都是火箭驱动,你不小心一按,飞下去了,飞机出现一大洞,所有人都遭殃了。。。
连空中一号都搞不起的东东,不会是好东西。。。
那个降落伞可以这么搞,乘客座椅靠垫就是个降落伞包,坐上飞机就穿起来,一旦出事,达到特定高度,机舱顶棚或者顶部自动解体,乘客就会被气流冲散到空中,然会降落伞包自动打开,实现降落。。。甚至将来还可以加入辅助电机,成为动力伞。。。
技术的最大难题是如何防止降落伞发生缠绕。。。
朕也是想可以把座椅弄成带降落伞。。。虽然存活率有问题,总比直接摔死好吧。。。

你还是回答一 ...
黄道吉日 发表于 2011-9-26 11:27

靠,你坐汽车还要系安全带呢,咋没吃喝拉撒问题。。。
我说的穿只是把手往里一套就行了,手一缩不就脱下来了吗?。。。当然有更好的创意当然更好。。。
sorry,楼盖得太高,晕了。。。
牛牛也要大声叫
Source:

"Six years after the end of its productive scientific life, UARS broke into pi ...
马丁 发表于 2011-9-29 06:55


马丁姑娘,就算你才80斤,知道如果你从20层楼跳下,砸着谁谁都会彻底挂掉吗?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吗?
马丁姑娘真聪明!
牛牛也要大声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