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xxxs 于 2015-5-3 00:38 编辑
全文字版
[国际观察]胜利的怀念(一)(2005年5月7日播出)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07日 06:23)
CCTV.com消息(国际观察):主持人张郇: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欢迎收看我们《国际观察》的特别节目。
60年前,人类的正义战胜了邪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那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伤亡人数最多、涉及范围最广泛的一次全球性武装冲突。从法西斯轴心国的败将们在投降书上签字的那一刻开始,战争的胜利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篇章。60年过去了,但那个历史性的胜利却值得我们永远的纪念。为此,我们《国际观察》从今天开始将连续三天播出特别节目,我们将它取名为《胜利的怀念》,为了这《胜利的怀念》,我们《国际观察》主持人水均益专程前往俄罗斯,在莫斯科设立的演播室中,水均益将参与整个节目的全过程,和我们共同实现这跨越时空的胜利的怀念。
好,今天来到演播室的两位,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两位嘉宾,一位是国防大学的教授马骏博士,还有一位是军事科学院的毛新宇博士。毛新宇现在正在攻读博士后,当然,他的先辈和他的研究方向都与那场战争有密切的联系。我想,原来我们的准备先与莫斯科进行连线,请水均益介绍那边的情况,线路通了。水均益,你好。
水均益:张郇,你好,观众朋友大家晚上好,应该说在我们这里俄罗斯当地时间还是下午。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位于红场旁边的俄罗斯大饭店,我们临时租到的一个演播室,我们在今后的几天《国际观察》特别节目也将在这里,为大家来转播并且来报道这次俄罗斯所举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盛大的庆祝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这些庆祝活动的高潮应该是在5月9号当地时间上午,在红场所举行的盛大的阅兵仪式。我们在俄罗斯大饭店分演播室也会和北京的分演播室一起来互动,我们同时也会和北京的专家一起来讨论相关的问题。还有我们准备邀请一些二战的老兵来参加在演播室一起来讨论的,但是由于俄罗斯有关方面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管制了交通,我们所在的这一个区域,从今天开始,大概方圆5公里左右都已经实行了交通的管制,所以说没有特别的通行证,没有特别的车辆通行证的车辆和特别通行证的人员都是不能进来的,所以我们提前也对他们做了一些采访,我们会在特别节目报道当中逐条地向大家来转述他们对二战、对过去的胜利、过去的战争的一些回忆。我们在这两天,到了以后,也对莫斯科周边一些跟二战有关的,可以寻找到二战痕迹的一些地方,做了一些采访,我们制作了一个短片,我们现在一起带观众来看一看,我们在莫斯科所感受到的战争痕迹和俄罗斯胜利日来临之前的莫斯科,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短片。
[短片]
观众朋友,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距离莫斯科市中心27公里的一个地方,叫做希姆基小区,这个地方在莫斯科的西北郊方向,我们今天将从这里带您来感受胜利日前的莫斯科。63年前,德国法西斯的坦克就到了这里,当时德军一个元帅叫包克用他手中的望远镜,就看到了在克林姆林宫尖顶上那颗闪闪发光的红星,但是包克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是他平生最后一次看到莫斯科,也是德军最后一次看到莫斯科,克林姆林宫尖顶上的那颗红星对于德军来讲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63年过去了,人们在抗击法西斯的地方,安放了三个巨大的反坦克障碍物,纪念遥远的战争岁月。在巨大的障碍物的背后,曾经被炮火洗礼过的小区已经是一片繁华景象,障碍物的两侧有两条公路,一条通往小区的五九之路,另一条是通往莫斯科的列宁格勒公路,胜利日前,常常会有俄罗斯人来这里追忆往昔。
莫斯科市民:“这里就是敌人进攻到距离莫斯科最近的地方,从这个地方开始,我们的苏联红军开始了反攻。当时是1941年12月,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德军再也没有向莫斯科前进半步。”
历史的记忆清晰地保留在当地人的记忆当中,63年前,苏联红军在这里同法西斯的军队进行了数十天的殊死的搏斗,苏联红军一个步兵师在这里为了挡住敌人的坦克开往祖国的道路,是在激战了4多个小时之后全部壮烈牺牲。但是他们用生命挡住了法西斯的坦克,开向莫斯科的中心。在当时,莫斯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俄罗斯虽大,但已无路可退,因为后面就是莫斯科。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苏联军民保卫家园的决心,后天也就是5月9号,莫斯科将举行盛大的胜利日的纪念活动。我们今天将从这里带您走进莫斯科,去追寻莫斯科人的记忆,去采访胜利日前的莫斯科人。我们的起点将从法西斯止住脚步的这个地点开始,终点就是那里,胜利日纪念活动的举办地:红场。
走进这座著名的城市,胜利日的节日气氛扑面而来,许多古老的建筑和雕塑被装点一新,在莫斯科街头最为耀眼的就是这些建筑物和雕塑作品,他们无言地耸立着,每一座都有血与火的历史,每一尊都有一段壮怀激烈的故事,许多人为了这些伟大的雕塑来到莫斯科,特别是来到这里:胜利广场。
这里就是胜利广场,这是1995年莫斯科人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而修建的。在这里有许许多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他们似乎都在向参观这里的人讲述着俄罗斯往日的辉煌与悲壮,这里的许许多多的雕塑作品都被赋予了胜利的概念,比如说胜利纪念碑、胜利女神像还有就是胜利广场,为他们命名的人似乎也都特别重视“胜利”这个词,的确,在俄文里,(胜利)这个词对俄罗斯人来讲有着特殊的意义。
广场中央为纪念二战老兵的庆祝活动也正在进行彩排,于是吸引了众多的到访游客,在驻足观看的人群中,最多的是面露稚嫩但天真可爱的孩子,另外还有就是许多两鬓苍白的老人和二战老兵,他们结队而来,成为节日前胜利广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记者:这么多的勋章,哪一个意义最深?
二战老兵:这个,这个是最后一个,这是60年的一个纪念的勋章。他说四年战争在最艰难的是莫斯科,莫斯科曾经面临非常巨大的危险,但是很荣幸,我们有这么多的人民,他们保卫了这个城市,保卫了斯大林。
记者:谢谢你,谢谢你。
我们刚才看到在采访过程当中,有一个小女孩给这位老将军献了一束花,我想这是非常令人感动,因为在来之前,我们真的没有想到,在采访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 周年,在莫斯科看到这么多的老将军,而且还能看到那么多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特别是小孩,会自发地向他们表示一种敬意,我想战争给他们留下的记忆是伤痛的,但是胜利给人留下的怀念,或者说这种光荣是永不会磨去的。
在胜利广场的中心,胜利纪念碑高耸如云,纪念杯上刻有所有英雄城市的名字以及标绘战争的雕刻作品,纪念碑的背后是一座巨大的卫国战争纪念馆,里面珍藏有大量的战争遗留资料和物品。广场上的年轻人大多会走到纪念杯前,少女、孩子、新婚夫妇他们纷纷手持鲜花,走上台阶,将崇敬之意静静地放在大理石上。而胜利广场上,老兵则齐聚博物馆前,他们挂满勋章走来,一些老人依然精神矍铄,一些已经步履蹒跚,他们相搀而至,相携而行。许多老人见面后热情相拥,彼此的真诚交谈中,老人们似乎怀念着往日的光荣。老人、孩子,鲜花、笑脸相聚展示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相互传递着一次次胜利的喜悦。在我们准备离开胜利广场之前,我们遇到了这个广场上最小的孩子和他的父母。
记者:怎么想到把孩子带到这儿来?
莫斯科市民:他们来看看这个胜利日的准备工作,然后也来看看这一边的老战士、老将军,来向他们祝贺节日,另外就是想让孩子看一看这些,孩子还从来没见过。
记者:对他们来讲,60年前那场战争意味着什么?
莫斯科市民:她说她的爷爷就是她母亲的父亲在战争中去世了,她姥姥还活着,她姥姥养育了她母亲,她母亲养育了她们,所以战争对她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60年了,尤其是这些老的战士们,他们已经岁数很大了,都80多岁了,他们越来越少了,他们为我们的祖国做了很多事情,我们理应在这个时候向他们表示祝贺。
张郇:刚才这个片子确实非常生动,也确实非常感动,水均益。
水均益:你好,张郇。
张郇:我们从刚才片子当中确实看到莫斯科街头一些节日的气氛,我想知道,你身后的红场上,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情况?
水均益:的确是这样,这几天红场一直都在忙碌着,特别是今天7号,我感觉好象莫斯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为了胜利日最终庆典的一个倒计时的感觉。比如说透过我们演播室的窗户,我们可以看到我身后的红场上,今天从早上开始,现在已经是当地时间将近下午6点了,一直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演练,我们现在通过我们的摄像机远远地调过去,可以看到现在在红场里面还在进行相应的一些演练。比如说有各个军团方阵的演练还有一些车辆的演练,我们在画面上看到的会举着一排排的红旗,大家可能对过去的苏联包括俄罗斯各种各样的阅兵仪式都有印象,一般都是旗帜的海洋,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在画面的一侧有一些蓝的椅子,这实际上就是观礼台,这次俄罗斯人把观礼台做成了蓝、白、红,也就是俄罗斯国旗的颜色,到时候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包括我们中国的国家主席胡锦涛,还有来自国际组织的领导人,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方面面的嘉宾都会坐在那个观礼台,来看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盛大的阅兵仪式。我们现在通过这个画面看到的情况,还是要比白天冷清一点,在上午和下午,应该说这个气势非常磅礴,我们可以预料在 5月9号上午的时候,应该看到非常非常振奋人心,非常盛大的一次阅兵的仪式。
张郇:好,我们一起来期待。谢谢。
我们先进入我们演播室的讨论,我们先给观众预报一下,我们这次特别节目将一直持续到23点。
马博士和毛博士,两位博士。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纪念卫国战争的胜利60周年的这么一个节日气氛,在俄罗斯街头非常明显的节日气氛。但是我知道,关于二战,欧洲战场的结束,很多欧洲国家是在5月8号庆祝,说是欧洲胜利日,俄罗斯是把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我们知道德国人是签了两次投降书,第一次是在5 月7日在法国的兰斯,第二次又到柏林,实际上是斯大林坚持的,我想知道为什么斯大林当时坚持要让德国人在柏林签一次投降书?
马骏 国防大学博士:因为5月7号凌晨2点41分,艾森豪威尔和德国海军上将弗里德堡和约德尔陆军上将在法国东部城市兰斯签订了这个协定,那么规定5月8号的23时为欧洲停战日,当时苏联、法国和英国派代表参加了,斯大林听说这个后非常恼火。
张郇:那就是斯大林事先不知道。
马骏:斯大林不知道。斯大林听说之后说是我们苏联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承担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抗击德军的主力,如果德国要签订投降协定,还必须在德国的统治中心柏林而不是在其他地方签订这个投降协定。所以说艾森豪威尔说,当时你们苏军有一个炮兵少将叫苏斯帕罗夫参加,完了,斯大林就跟当时的苏军的炮兵参谋长叫古里诺夫说,什么著名的炮兵少将,我怎么不认识这个人,立即将他撤职,然后斯大林就给朱可夫打了一电话,他说我以人民的名义命令你,你作为苏联政府代表,苏联最高统帅部来签字,兰斯只不过是柏林投降协定的预演,这样就在1945年5月9号零时,朱可夫在柏林,当是纳粹工兵的一个学校的二层餐厅,摆成绿色,重新签降,签降仪式是0:47分结束的,这样欧洲有两个。
张郇:这就是1945年?
马骏:对,这是德国的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威廉.坦特尔,他参加代表德国政府签降了。
张郇:所以说斯大林当时坚持德军要在德国柏林向苏联签署这个投降书,也是因为苏联做了重大的贡献。毛博士,我知道5月9号全世界各国的元首将在莫斯科,后天庆祝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同时实际上也是庆祝二战的胜利。是不是可以认为,现在的全世界公认认为莫斯科举办这么一次重大活动的合适地点?
【马】新宇 军事科学院博士:是的,因为确实,我一直研究认为,在二战反法西斯战争过程中,我一直持这种观点,只有两个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一个是苏联,在整个欧洲主战场上,从牺牲的人民,耗费的军力来说,到反法西斯的重大贡献上,是功不可没的,第二个就是在我爷爷的领导下,我们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8年抗战。当然也要提到日本法西斯,时至今日给我们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中国人民的奉献。当时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这一点我要强调,屠杀了几千万中国的同胞,当然这场法西斯战争也同样给轴心国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害。因为我们中国的抗战,我这里有一个数字,我们中国的抗战,八路军、新四军,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一共在八年抗战中共歼灭日军150万人。
张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刚才你也说到了苏联、中国是最主要的两个国家,您一向是这么认为的观点。
毛新宇:对。
张郇:当时的苏德战场在二战,在欧洲反法西斯战场中所起的作用,现在是不是被全世界所公认?
毛新宇:应该是被全世界所公认,因为苏联在整个,可以说在总体上打败希特勒起到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我觉着苏联的卫国战争在整个二战中的这个意义方面我觉得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我觉得第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说由于苏联的人民和红军的英勇抵抗,它牵制了德军的大量军力,这是铁一样的事实。据史料考证,德国法西斯发动这场侵略战争,动员的总兵力是1700万。那么实际上投入各个战场上,包括苏联、欧洲那些战场上,是1000多万人。后来希特勒把主要的进攻力量放在苏联,仅就1941年6月,德军就投入兵力600万人。这样的话苏联顽强的抵抗和进行反攻,消耗和牵制了德军大部分的兵力,这一点来说功不可没。
张郇:对,苏联实际上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为数据统计是1800万人死亡。我想问马博士,卫国战争是不到四年的时间,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巨大的伤亡?至少从苏联方面讲起来。
马骏:苏军在苏德战争中一共阵亡是1700万人。
张郇:还有一些是百姓。
马骏:平民是2000万,在整个二战中阵亡了2700万军民,700万是军队,将近500万是在斯大林战役之前的阵亡的。
张郇:之前是什么概念?
马骏:1941年6月22号到1943年2月2号,在这么多的一年半的时间,他阵亡这么多,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苏军一开始对德军的闪击作战不熟悉,德军的快速兵团在行军间的快速突破,这个新的作战理念,苏军并不熟悉,所以再加之战争爆发时间的判断失误,所以伤亡比较大,比如说1941年9月9号,基辅会战的一役,是苏军就阵亡了100万人。在战争的初期,伤的700万,大多数是在转折之前发生的。
张郇:转折之后呢?
马骏:转折之后,第一个就是德军已经成为强弩之末了,第二个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苏军已经了解德军的作战情况了。另外就是斯大林,我这里有一块图版。在苏德战争初期的时候,德军从三路,从三个战略方向向苏联发起进攻,一个是北方集团军区进攻的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区进攻库尔斯克,南方集团军区进攻乌克兰,这张图是 1941年10月1号以后的作战线,就是说被苏军节节失利,战争初期已经打到莫斯科了,就是方才水均益讲到,离莫斯科就是27公里。当时苏军有一个口号,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后路可退,我们的背后是莫斯科。
张郇:所以在反击战是不惜一切。
马骏:没有后路可退了,不惜一切代价,这样,斯大林还曾经下了专门的命令,就是不许后退,否则以军纪处理。
张郇:刚才我们看到水均益在前方拍的片子,开始是从德军在莫斯科郊外止步的地方开始他们的采访,刚才那个短片并没有完结,他们会向继续向这次采访的结束的地方??红场进发,我们再跟水均益联系。水均益。
水均益:张郇,我们在耳机里面听到,在演播室里面,马博士和毛博士跟你的探讨。的确是这样的,因为到了莫斯科以后,跟很多当地人聊天,包括当地二战的老兵,就像刚才二位博士所说的,苏联军民在二战当中付出的代价的确是非常非常的惨烈,比如说我们去胜利广场旁边有一个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央博物馆,在里面历历在目,许许多多这种苏联军民卫国战争所付出的那种惨痛代价的一些见证。比如说在博物馆后面有一个哀悼厅,在哀悼厅里面,从顶棚上一直悬挂下来有无数个,上面串着水晶玻璃的小珠子,解说员告诉我们,小珠子一共是2700万,也就是说代表在卫国战争当中死去的2700万苏联军民他们的这种亡灵。所以说每当我们和二战老兵也好,当地的老百姓,包括一些年轻人谈起来,他们一方面很自豪,由于苏联军民的这种抵抗、抗住了纳粹在整个世界的,要统一欧洲、统一世界的野心。外一方面,他们也是非常的哀伤,或者说一种很悲壮的情绪,他们付出了太过惨痛的代价。我们在刚才你提到在整个采访过程当中,在后面我们还采访了一些,比如说去了当地一个很繁华的文化和商业的街道,叫阿尔巴特街,后来我们又去了,刚才我们也提到的无名烈士墓,还有最后也就是我们的目的地??红场,也就是最后所见所闻,我觉得还是很耐人寻味的,我们现在就请观众朋友一起再来看一看,我们所采访的一个短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