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性别
- 男
- 来自
- 米地乌托邦
   
|
南京沉船:质疑声四起 公知还将如何挑起矛盾?
独家网综合 2015-06-02 09:39
评论
我要分享
.
据新华网最新消息,6月1日约21时28分,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长江航务管理局最新情况:出事船舶载客458人,其中内宾406人、旅行社随行工作人员5人、船员47人。
质疑一:客轮是老船,要报废为何还要运行?
东方轮船一位前高层称,此船距报废期还有3年。此外,针对外界有观点认为此船宽度仅为11米,是否与三峡船闸限宽有关联的疑问,该人士称,船体宽度与三峡船闸限宽政策无关。该消息人士披露,根据国家相应规范,客轮的强制报废年限为25年,因此,1993年正式开始运营的“东方之星”距离报废时间点还有3年。
“东方之星”原由重庆东风船厂设计,当初第一次设计的长度是60多米,由重庆川东造船厂打造。不过,此后又因各种因素,由重庆船厂第二次加长。该消息人士没有披露“东方之星”的总投资数目。
“‘东方之星’的所有设计是没有问题的,当时是按照国家标准打造的,也通过了中国船级社的审查,并且‘东方之星’在投入运营后的22年中,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该重庆东方轮船公司前高层说,“东方之星”的抗侧风能力,也是符合国家设计标准的。
他补充道,船体倾覆后,没有出现断裂及结构性破损问题,也表明“东方之星”在建造质量和强度上,经受住了考验。
质疑二:龙卷风不能预报吗?
网络上不少人发出疑问:长江上为何会出现龙卷风?中国天气网的消息提及,风力达到9级,汽船航行就会比较困难,当风力达到10级、11级时,汽船航行将会非常困难,遇到这样大的风力将非常危险,11级风相当于高速公路正常行车的最高车速。
观察者网查询发现,长江流域曾有相关龙卷风的记载:
2010年8月31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当早上6:30左右,长江张家港乐余段的江面上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出现了一股龙卷风,这一幕被家住张家港乐余镇的陆俞州用手机记录了下来。陆俞州说,龙卷风持续了二十分钟左右,黑色的柱体一直在江面移动。根据目测,这个龙卷风应该出现在离江堤几公里远的江面上。气象局工作人员说,这是在附近游弋的强风漩涡转移到江面上,把江水吸起来以后形成一个圆柱体。
另据《三峡晚报》2011年9月22日报道,20日上午11点30分,三峡大坝坛子岭库区附近旱龙卷(陆上龙卷风)和水龙卷(水上龙卷风)相继出现,旱龙卷出现的时间在三分钟左右,而水龙卷奇观(如图)出现的时间只有十几秒钟。湖北省气象局应急办余姓负责人说,库区出现水龙卷很少见,但并不奇怪。他分析,20日库区之所以出现水龙卷,是因为当天气温陡然下降,江面上水温还没有来得及下降而形成热气流,因库区两边的山较高,因此造成气流上升比较快,形成水柱。秭归气象局局长杜九三介绍,20日秭归县城10点多开始下小雨的,持续到晚上。估计是当时天空气温比较低,江水面温度相对较高,形成了这种局部较强对流性天气。
此外,观察者网注意到,2011年发表在《气象科技》上的研究论文《湖北浠水核电站周边地区龙卷风特征》显示,龙卷风是强对流天气最强烈的表现形式之一,其特点是 范围小、生消快、风力强、破坏性极大。龙卷风呈气旋性急速旋转,其风速普遍可超12级,最大者可达100米每秒。龙卷风的中心气压很低,最低可降至 700hPa甚至500hPa以下。就全球范围来说,中国属龙卷风少发地区,湖北省虽处于内陆,但是夏季乃至春末秋初高温高湿天气为强对流天气的发展和龙卷风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命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可以说,龙卷风是云层中雷暴的产物,是雷暴巨大能量中的一小部分在很小的区域内集中释放的一种形式。在雷雨云里,空气扰动十分厉害,上下温差悬殊。在地面,气温是摄氏二十几度,越往高空,温度越低。在积雨云顶部八千多米的高空,温度低到摄氏零下三十几度。这样,上面冷的气流急速下降,下面热的空气猛烈上升。上升气流到达高空时,如果遇到很大的水平方向的风,就会迫使上升气流“倒挂”(向下旋转运动)。
而据中央气象台消息,6月1日20时以后有一条带状雷暴回波自西向东经过监利县,雷达观测到的最强回波21时06分出现在监利西南侧15公里处,强度为50dBz,回波高度 7-9公里,移动速度30-40公里/小时。该报道称,6月1日晚上到今天凌晨,湖北长江沿岸的监利、石首等地普遍出现强降雨。昨天5点到今天5点,监利 下了158.8毫米的大暴雨,并且集中在昨天20点至今天5点之间,其中仅21点-22点一小时就下了64.9毫米的短时强降雨。
2011年9月20日三峡库区出现龙卷风(图片来自《三峡晚报》)
那么,龙卷风能够预测吗?
龙卷风发生至消散的时间短,作用面积很小,以至于现有的探测仪器没有足够的灵敏度来对龙卷风进行准确的观测。不过,世上无难事,科学家也没有放弃努力!中国天气网曾撰文解释:龙卷风到来之前,只要留心观察,总会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天气现象和特征的。比如,龙卷生成前大气很不稳定,云系对流旺盛,气压明显降低,云的底部骚动特别厉害等等。另外,可利用气象雷达发现和追踪雷雨云,一旦在雷达中发现有龙卷风存在的钩状回波时,即可发出警报,不过,有的龙卷风出现时,这种钩状回波不明显。
此外,气象卫星的出现给龙卷风预报增添了新的可能,尤其是用同步卫星拍摄的云层照片。如果把卫星和雷达结合起来,能连续观察龙卷风的变化,可在龙卷风发生前半小时发布警告。
质疑三:为什么船长、机轮长逃生?
据岳阳海事局报告,6月1日晚11时50分许在长江天字一号码头救起2人,其中1人为东方之星游轮船长。
被救后船长第一时间报警,称6月1日约21时30分,他们的游轮突遇龙卷风,船舶向北岸(湖北方向)翻沉。
接到这一消息后,岳阳海事局派员迅速赶赴事故水域救助, 官方首次接到沉船报警并赶往救援的时间,与船沉没的时间之间至少存在2小时20分钟左右的时间差。此外,公安部门称,船长和轮机长已被长航公安局控制。
质疑四:为什么长江上会出现这种极端天气?
首先,有专家表示,这可能是天气环境恶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所致。根据气象学研究,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的出现会变得越来越频繁,比如洪水、极度高温和龙卷风等。
其次,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科技专家说,江汉平原一带,特别是长江荆州石首这一航段,夏季多发雷暴天气。目前还不好说暴雨与龙卷风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不过此前曾有一架在湖北省内飞行的小型客机在武汉汉江发生空难,调查结果是由于"微下击暴流"因素引起。
四川某海事局船员表示,事发地长江中下游流域江面较宽,水比城高,周边多建防洪堤,地形空旷,平时风就极大。此次事发地区降雨量过大,又遇强风,加之周围没有避风港,肯定出事!
质疑五:有媒体称官方已经给事故定性为“大风大雨造成的翻船事件”,这是怎么回事?
最早传出这条消息的是湖北日报,其原文是:长江海事局有关负责人刚在紧急会议上介绍,截至目前,国务院把这次事故定性为“因大风大雨造成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
但媒体的这种报道,是极不准确的!
首先,注意这里的一个关键词“截至目前”。这条消息是早上7点多发出的,当时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尚无法对事故进行充分调查。因此,称事件为“因大风大雨造成的沉船事件”,应该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描述,但不是对这起事件的最终“定性”。
更重要的是,国务院有自己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长江海事局没有资格发布国务院信息的资格。因此,这个媒体口中这个来自长江海事局的所谓的“国务院的定性”,更像是会议上国务院人士的一种对事件的“初步描述”,而不是一种“定性”。所以,这应该来自媒体的一种严重不准确的说法。 更何况船长目前已经被控制了。这也说明调查还在继续!
质疑六:大风真的能把船掀翻?
就该船的自身条件分析,事故原因主要在船舶设计条件不允许抗较高等级的风浪影响。因为过滩的需要,船底扁平且船身吃水浅,干舷低矮。同时为了增加客容量,上层建筑高大,导致侧面受风能力很弱。如遇侧面大风,极易产生横倾,乃至翻沉。
@船舶研究爱好者李晶:虑到内河船舶和远洋船舶的不同,设计要求上内河的抗风浪要求本来就比远洋船舶的要求要低,在遇到部分报道所称的“龙卷风”之类的极端气象袭击时,内河船舶的抗击能力更差。其次就是长江上游,特别是三峡的航道条件要求船舶设计必须采取扁平化船身的设计,这一点在老旧船舶上特别明显,在三峡整治工程、葛洲坝、三峡大坝建成后的新建船舶上就有明显改善,船体大小也有很大的突破。
质疑七:这起事件中到底有没有人祸成分?
湖北省气象局认为,此次沉船,主要是因为强对流天气造成短时强风雨,瞬时风力12级,而船的抗风能力只有10级。此外,通过雷达再分析,当时也确实有龙卷风存在。
@船舶研究爱好者李晶:压仓物是肯定有的,在船舶翻沉的过程中产生位移也是可以肯定的,但至于位移是人为事故还是其他因素,不好判断。我更倾向于,突发的极端气象和本身苛刻的船舶设计是主因,压仓物固定不牢及其他因素是辅因。
@船人-老姚:关于有些人说的设计问题,导致船舶重心过高,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对于新建造船舶,首制船都会进行船舶倾斜试验,来确定船舶的重心高度。如果达不到要求,就会降级(比如A级航区降至B级航区)或者修改后再继续试验,船级社对船舶稳性是非常重视的,出问题的可能性较低。
根据我个人判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因为是主营旅游的客观,需要翻新室内装潢,室内装潢的增加导致船舶重心高度的升高,导致稳性不佳,大量改装后的船舶需要再次做倾斜试验,有可能“东方之星”改装后没有进行倾斜试验。但这只是我个人推测,具体还要等调查结果。
公知会挑起怎样的舆情?
@张忆安:东方之星号倾覆事件是突发事件,网络反华势力需要时间来策划文案、安排推广。因此从目前看,尚未形成合力。预计大规模舆情将从今天下午到晚间开始集中爆发。预测攻击方向除仍以救灾不力为主之外,还将包括“国务院过早定性”等方面。请有关部门注意监控。
正常人这时候应该关心的是前方救援情况吧?比如救援工作进度、遇难者获救情况、救援队伍自身安全等等。什么人会在这时候兜售“中国所有问题都是人祸,所有的人祸都是体制造成的”这种观点呢?7.23时有人说“等等灵魂”,昆明暴恐袭击时有人说“永远不知道真相”。这次他们的文案会写出什么样的句子呢?
@小兵章嘎:舆情发酵速度极快,预测今下午起公知将会高潮。预测高潮点:1.救灾力度(重点);2.事件定性问题;3.船长“范跑跑”(重点);4.夕阳红旅游团(重点);5.气象预警(重点);6.船公司背景;7.荷载人数和实际人数;8.船质量(重点);9.应急机制;10.近年中国类似事故;11.逃生装备;12.遇难者背景;13.遇难家属
@悬壶问茶:长江客轮沉没,不少人质疑:为什么预报有龙卷风还要出航?#真相#龙卷风是小尺度天气系统,其时间、空间随机性很大,目前绝大多数的气象探测设备都无法有效监测、追踪和预报。要是龙卷风能预报,美国每年也不会因龙卷风死那么多人了。#茶评#脱离现实的质疑没有意义,目前是救人要紧。
事件最新消息:
截至2日中午12时55分,已有13人获救生还,其中包括一位65岁老太。另有5名人员的遗体被找到。监利人民医院收救沉船乘客9人 其中5人已出院。4位目前还在住院人员中,除老太外均为男性,两位已经完成第一阶段手术。目前潜水员又在沉船舱内发现5名乘客,目前正紧急施救。
2日上午,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赶至救援现场,并立即乘船前往大马洲失事水域,察看了解情况,听取有关汇报,紧急会商研究进一步救援方案,指导救援工作。
据获救船长和轮机长分别反映,当时突遇龙卷风,船舶左舷受风,船体向右舷急剧倾斜,在1分钟内向右倾覆。经湖北省应急办向气象部门核实,当晚21时至22时,该段江面确实发生风力9.2级的龙卷风。
记者在监利沉船现场江面看到,救援人员敲击船体,听到回应后,发现船体中还有3个人幸存,分别位于船中和船尾,至少有一位是女性,已经和救援人员通上话。由于不敢随便切割船体,正在等待潜水员前去施救。(中国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