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rose2005 于 2011-11-16 23:00 编辑

谢谢分享好文,

我也是有脊椎侧弯的问题..
医生告诉我,很多体操选手因为身体很软,很容易侧弯,虽没练过体操,像瑜伽很多动作我轻易上手,就是因为太软,所以容易弯..要矫正脊椎,医生要求每天必做的要事,就是吊单杆..不在乎吊的时间长短,但次数要多..可以买个卡在门间的单杆在家里吊,还蛮方便的.

看来我也要练一下走路...希望能调整姿势..

==============

这本书有繁体中文版...

1.jpg
美丽、快乐的走姿Happy walking
作者:KIMIKO
译者:黄廷嫥
出版社:汉欣文化 出版日:2007/1/25
ISBN:9789576865329
语言:中文

内容简介 · · · · · ·
  我們每天在無意識中進行的姿勢、步行方式、動作舉止,不僅會影響自己的體型外觀,更會左右他人對我們的印象。
  請藉由本書,重新審視自己的習慣吧!從正確的站姿開始,到優雅的步行、高雅的舉止,還有養成動人曲線的伸展、塑身操,讓妳煥然一新,走出美麗與快樂!
  本書目錄
  PART.1 矯正歪斜,挺直站立 一週課程
  PART.2 美麗優雅地步行 一週課程
  PART.3 孕育戀情的肢體動作 一週課程
  PART.4 矯正不良的步行習慣!一邊伸展&塑身
We should be happy not because of what we have, but what we are.
本帖最后由 rose2005 于 2011-11-17 05:56 编辑

大人,我帖子是说,虽没练过体操..我不是体操选手啦..以前练过瑜珈几个月,瑜伽老师说我身体很柔软,但没坚持下来.....从小到大惟一坚持下来的运动是游泳..

矫正脊椎的医生:在浴室镜子和穿衣镜用有两条有颜色的线贴出纵横的“十”字,交叉点在双眼间,每天多次对着镜子矫正站姿和头颈.这个蛮有效的.平时要缩小腹.并想象有一条线拉住头部.向上延伸..不过还是大人的文字讲得最清楚.

【上半身姿势】

一‧下腹往内缩紧,顺势把上半身往上延展〈胸骨挺出来,要往上挺,不是往前挺,脖子向上伸长,想象自己要用头去顶天花板〉
二‧拉住头顶一小搓头发,往后拉15度左右,下巴的角度维持在这个姿势
五‧肩膀轻轻下压,手臂往后拉,要有一点挤压肩夹骨的感觉〈双手臂轻夹着肩夹骨,脊椎会被夹直〉


我上回看大S接受"鲁豫有约"访问时,主持人问如何保持坐姿,她说:坐时大腿要夹紧,可以瘦腿,当时练很有效.但没继续.久了就忘了..(有空再回去看一下视频,都忘了讲什么了

我也是很喜欢游泳的.但这两个星期感冒全身酸疼没去游,立冬吃补和吃好吃的一下就胖了两公斤..真高兴认识大人,很少看到网友喜欢游泳的..一起为健康努力..

边看边学,还挺有效...练走路,有什么成效再来和大大一起讨论..
We should be happy not because of what we have, but what we are.
我找不着附件的x在哪里,我真的很仔细找过了

每个文件右边,只看到更新,按了更新,会出现浏览,然后按浏览,
会出现电脑框框可以再次选图,有时候可以换图,不过就成功过一次,
其它都换不掉,只好整个帖子砍掉


1.jpg

把红圈中的X按下去,即可以消去文件.
We should be happy not because of what we have, but what we are.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本帖最后由 rose2005 于 2011-11-18 08:37 编辑
回复  rose2005

泪奔啊~
那个浅灰色的X,看过几十遍,每次发文都会看到一次,不知道它可以点击啊!
ruruyoung 发表于 2011-11-18 06:01

哈,这个我相信...


从昨天开始感冒愈发严重,昏睡到不行..
站坐走时,都需提醒那些步骤,常常不自觉得又忘了,看来是长期抗战.
同样下半身也是了解无能.可以站,但走姿用力方式得多试试...上半身很容易就上手,但坐或站时间一久,又忘了缩小腹等..得不断提醒自己.

明天再聊..全身痛..下线休息去..
本帖最后由 rose2005 于 2011-11-19 03:21 编辑

注意坐走站姿,主要是脊椎侧弯的问题,睡眠不足一累就会酸疼,怕年纪愈大就愈痛..医生:可以矫正好,有点不太相信,但这些是一点点累积而成的,至少不要恶化就好.

和大人一样,也是鞋子后跟外侧磨损.

以前很少注意减肥这块,搞不太清楚是那种胖法,胖在小肚臀大腿..是那种圆柱形身材,一胖,小腹就看得出来..体脂在正常范围.没达到苹果型身材(苹果是腰超过80cm才算苹果的话,我不是苹果).这算梨形吗?和标准体重比超胖四公斤.以前一直算瘦,和以前相比,胖了近十公斤..

小时骑脚踏车到处玩,长大后就没再骑过了..健身房倒是有飞轮,其实努力游配合节食是瘦得很快,游泳一般游一个半小时,游泳强度够会很累,一累就吃不下去,平常没有特别节食,来者不拒,所以瘦得较慢..

最近在研究附近森林,想爬山做森林浴..
We should be happy not because of what we have, but what we are.
本帖最后由 rose2005 于 2011-11-19 02:30 编辑
各位同学,你们知不知道,西藏的喇嘛有读心术和飘浮术,听说读心术是被带到市集上去练的,根据我高中英文老师的亲弟弟带回家的喇嘛朋友说,听到市集上的各人心中所想的声音,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我很纳闷,上市集去,除了柴米酱醋盐,到底可以想神马猥琐的事,吓到练功的喇嘛,难道西藏的市集跟一般果菜市场不一样吗

漂浮术比较有可信度,因为那个喇嘛,是在我们老师位于高雄市澄清湖,高级别墅区的客厅,盘腿浮起来的,我们老师很感叹的说,他很铁齿,眼见不能为凭,还故意在喇嘛的头顶和屁股下面挥来挥去,什么东西都没摸到,可是人家做手脚也不可能做到他家去。
那位英文老师曾经请全班同学去他家,我也跟着去见见世面,逛过那栋高级别墅,一堆半人高的水晶洞,地下室还有兩三台高级名车,补习班英文名师赚很大,可是这种老师习惯放牛吃草,不会紧盯学生的成绩,我的高考英文成绩超烂的。

他弟弟是高级知识分子,专门指导博士,后来跑去西藏当喇嘛;他妹在美国那个不可以说的地区当科学家,他的爷爷是天才,不但可以过目不忘,还可以倒背如流,后来到英国大学,教英国人古代英文,他有一个堂弟,遗传他爷爷的高智商,可是十几岁就车祸过逝,那位英文老师说:天才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很安静,好像随时都在思考高深的问题!

ruruyoung 发表于 2011-11-17 08:05


回复在这帖,怕在小说那有歪楼之疑,会被版主删..

一,        相信飘浮,初中时,男物理老师学瑜伽,上课时就反复告诉我们,他亲眼看到上师打坐时,飘浮起来..另外一个老师就讲他遇到奇人,一跳可高到二楼之高,可飞檐走壁,我老爸同样也遇到,
但飘浮起来后,这代表的意义是什么..练这个的好处在那?

二,        读心术,这个????..佛教中,好像高僧修行到某阶段会有开天眼什么的..但有人可以看到一些影像和字浮现在对方身上,或听到..但这些应是在练天耳和天眼通还是他心通,听到声音,但那些声音不一定是真的..有些是幻,心魔等...世界无奇不有,尤其是宗教方面,和一位TX讨论过这方面,但被她说服:知道或听到那些对自己有益吗?专心把专业读好做好,对我们这些凡人可能更有好处..
We should be happy not because of what we have, but what we are.
本帖最后由 rose2005 于 2011-12-2 23:01 编辑

十一月份感冒连连,去做森林浴,天高地阔风景如画,但回来后脚酸全身痛,同行的同伴却一点事也没,上体育课时生龙活虎连蹦带跳.可见我真的欠走路,

一向只做游泳的运动,能坐车就坐车,很少走路,.报应来了..难怪去做医检时,骨质密度不怎么好,游泳不能增加骨质密度,走路倒是可以.以后要多练走路.

只是走走,常常忘了...腿用力的姿势不对,走站主靠右边.走起路来,全身容易酸痛.右半身很痛.

大人的意思是边练凯格尔骨盆运动 ,边走路?

-----------------------------------------------------
先来练练凯格尔骨盆运动,感觉一下,这样走路会更正确吧..

  1.站立,双手交叉置于肩上,脚尖呈九十度,脚跟内侧与腋窝同宽,用力夹紧。保持五秒钟,然后放松。重复此动作二十次以上。

  2.简易的骨盆底肌肉运动可以有时有地进行,以收缩五秒、放秒的规律,在步行时、乘车时、办公时都可进行。

  第二阶段是有效率地每天自我训练:

  1.平躺、双膝弯曲。
  2.收缩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
  3.紧闭尿道、阴道及肛门(它们同时受到骨盆底肌肉撑),此感觉如尿急,但是无法到厕所去需须闭尿的动作。
  4.保持骨盆底肌肉收缩五秒钟,然后慢慢的放松,五到十秒后,重复收缩。
  5.运动的全程,照常呼吸、保持身体其它部份的放松。可以用手触摸腹部,如果腹部有紧缩的现象,则运动的肌肉为错误。

--------------------------------------------------------

什么样的走路方式才是最正确的呢?很多人走路时漫无目的、东看西看、左想右想,没有把心思真正放在走路上。

  其实,有目的地走和无目的地走,效果差别很大,如果希望走得健康,一定要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走路上,时刻留意自己的走姿、摆臂、呼吸,这样才能既显得精神、又锻炼身体。美国《预防》杂志建议,走路时把意念放在脚上,感觉脚跟到脚尖逐一踩踏到地面,能起到转移注意力、放松精神的作用。

  快来看看你是否正用这样的错误姿势在走路吧?

  错误1:低头含胸

  很多人走路总是盯着地面,看着双脚。这种方式最容易带来疲劳感。而且,含胸时肺部的舒展空间被“挤压”,呼吸也会变得短促,容易影响心肺功能。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呼吸非常浅,往往气息还没有进入肺就被匆忙吐出,不利于身体的供氧。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抬头挺胸,背部稍稍向后“收拢”,这样可以防止肩颈背部出现疼痛。眼睛目视前方3~6米的地方,可以帮你有效避开障碍物。

  错误2:步伐太大

  很多人觉得迈着大步走路“雄赳赳、气昂昂”,是精神好体力好的表现,尤其老人锻炼的时候,更容易大步走路。其实,这样的姿势也会伤身体。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迈大步时,往往是大腿带动小腿“甩”出去,脚“砰”的一下落在地上。用这种姿势走路,脚掌的缓冲力变差,对膝关节不好的人来说,会加重关节损伤。日常走路,用自己最舒服的步幅即可;如果是健步走,步幅可稍微大一些,但以不影响脚着地为宜。

  错误3:脚掌拖地

  部分人因为太累、鞋子太重、胫骨有伤或是腿部肌肉力量太差,走路时脚无法从脚后跟到脚趾“轮转”起来,而是脚在地上拖沓着,落地时也是全脚掌着地。这种走姿缓冲也较差,容易造成关节、肌肉、足弓的劳损。此外,这样走路,还容易给人以邋遢的感觉。专家说,这种走姿的人,要加强对胫骨、脚踝和小腿力量的锻炼,最简单的莫过于踮脚、脚趾点地和脚后跟走路法。踮脚练习是站在台阶边缘,鞋后跟部悬空,先把脚跟尽量下压,再尽量上提,做10~20次;足尖锻炼是用脚尖在地面写出26个英文字母;用脚后跟走路,顾名思义就是“只用脚跟行走”,每次以20步为宜。

  错误4:不摆臂或摆臂过大

  正常情况下,走路时挥臂是为了平衡双腿的运动,如果有效摆臂,运动者不但可以走得更轻松,而且会获得更大的动力。如果走路时不摆臂,行走的平衡性就会受到影响,容易摔倒;如果摆臂幅度过大,一则会影响速度,二则会导致上臂过于疲劳,甚至拉伤。摆臂的正确姿势是,上臂自然下垂,走起来后,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摆臂幅度在30~45度之间为宜。走得慢时摆臂幅度小;如果是快走,可以像跑步一样,双手握拳,手臂弯曲90度,稍微增加摆动幅度。

  错误5:内外八字

  走路如行车,车轮总应是平行的,歪轮子不可能滚得动车子。但是走路时,能走正的人却很少,其中,内八字比较少见,多数人都是外八字。外八字的成因与走路习惯有关,即移步时须左右移动重心,故而脚尖习惯向左右外撇。这样的走姿,既不舒服也不雅观。正确方法是,行走时找到地上的一条直线(地砖或水泥缝),一脚先对好,脚尖脚跟对齐直线,另一脚与之保持平行,然后照此方向行走,慢慢就可以纠正错误的姿势了。

  错误6:身体倾斜

  不少人走路时身体站不正,会向前后或左右两侧歪斜。这样的姿势容易引起背痛,也影响走路的速度。要改变身体倾斜的行走惯性,可通过仰卧起坐来加强腹部肌肉力量,有助你站得更直

----------------------------------------------------------------------
正确走姿:

  a. 穿上高跟鞋,上半身挺直(注意姿势,不要前倾或后仰),吸气收小腹,把气停在胸腔的位置

 b.以大腿的力量,将大腿轻轻抬起带动小腿往前跨出步伐。切记 大腿一定要抬起来,这样步伐才不会沉重疲累,而是干脆的轻盈。

  c.跨步着地时,记得不要用脚跟或脚尖着地,要用“脚板中间的部位”?????着地才是正确的。这不但会让走路时对双腿产生的压力减轻,更是穿高跟鞋必备的礼貌,让鞋跟着地所产生的不悦耳噪音降至最低。(看Kimko老师走路,应是用脚后跟走路才对吧..还是穿高跟鞋走路方式要用中间着地?不懂)
  d. 两脚交互跨出时,不一定要成一直线,只要各脚自然往前走即可。两手则放松垂下,自然摆动,看起来就很大方了。
We should be happy not because of what we have, but what we ar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