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ailan宝宝 于 2013-1-6 04:16 编辑
犹豫许久,决定还是与姐妹们一起探讨下。因为常在这里混,所以发到这儿了,咱们没必要立于道德的高度去批评什么,只需客观理性讨论就行。在我来说,婚姻需要包容与理解,但同样也有原则底线的。
聊这事儿挺寒碜人的,姐妹们姑且听之。
前不久,我家先生舅舅的岳父过世,这位舅舅回了趟家,同行的还有他的“外室”及两人刚出生的女儿。(各位先莫愤怒,我这儿把前情介绍下。我家先生的这位舅舅多年来一直在外地工作,平时只过年回趟家,也不过10天吧。也就是说他与咱那舅妈二十多年一直分居两地。舅妈是家中长女,虽说下有俩兄弟,但兄弟都在外地,也就只得她照顾父母,这也是她为何不离开老家和去舅舅那儿的原因。)
接着前面说。这位舅舅既然把那闺女带回来了,我家先生的外公外婆就想着瞧上一眼。于是这为舅舅就与我家先生说,到时候外公外婆就住我们那儿,因为我家房子空着没人住嘛。当时,我家先生就没说话了,心底膈应呀。因为外公外婆前不久来住过,从未下过楼,即便是有电梯的情况。那么到时候,那女人只有带着孩子来看老人家了。这算神马呢?咱让您带着孩子进来,是不是就代表咱默认您登堂入室了?那咱舅妈算什么?
说起来很悲哀,舅妈是位老师,这二十多年帮了那些亲戚很多忙,结果是被欺骗。二十多年的姑嫂情分、媳妇情分,到底是比不上兄弟儿女情。咱们都是有儿有女的人,若是有一天咱家姑娘也碰到这种事,咱们能善了?但人总是自私的,关键时候又有多少人帮理不帮亲呢?
姐妹们会问,为何他们两地分居那么久,不想办法在一起,或者离婚呢?这事儿吧,外人真不好说。但就离婚吧,我大概能猜到一点点,因为他们的闺女。我这位舅妈真不容易,闺女很叛逆,估计也从未思量过妈妈的难处,一个不高兴就不理人。那会儿小姑娘读初中就闹着去外地读,不想和妈妈在一起,嫌妈妈唠叨。后来到咱们这儿了呢,母女俩交流基本就靠电话了。哎呀喂,小姑娘嫌妈妈电话里唠叨烦了哇,就直接关机,谁都不理了,弄得我家先生和小姑子以为出了啥大事儿了。这样个小性子的姑娘,若是知道爹妈离了,对小姑娘心灵的打击,舅妈首先就担心的要命了。
结婚吧,就是挑个合拍的人过日子。比如咱舅妈,那么多年都过来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必心里不清楚lg在外面的猫腻,顶多没料到搞出个孩子。和谁过日子不是过,另外的未必会更好,既然习惯了,将就着过呗。这就是那年月的长辈们的生活了,不到万不得已,凑合过吧。或许咱会替她不值,但就她而言,婚姻算个啥?又不是生活的全部,无所谓。
接着前面说。当时,咱便坚决的对我家先生说,咱不欢迎他们来,老人家也好,你家舅舅也好,都甭来,莫来寒碜我。你不嫌丢人,我还嫌没脸。后来,自然就不了了之了。咱这人在原则问题上,不喜欢迂回,很直接,估计这事儿伤了老人家的心。前几天,我家先生又说起这事儿,说咱太上纲上线了,我特不解。后来想了会儿,估计他是觉得咱这事儿做得不够圆滑,也许换一种处理方法,会让大家都留点脸面,留点余地。呵呵,虽然咱私心里也会想,你自己不讲道理,不要脸,还要别人给你留脸面。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想要经营得妙,就得各方面都考虑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