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闻人生] 《舌尖2》导演回应造假 称谣言已影响红烧肉母女生活 [打印本页]

作者: lilian2010    时间: 2014-5-15 04:07     标题: 《舌尖2》导演回应造假 称谣言已影响红烧肉母女生活

谣言已经影响“红烧肉母女”生活舌尖被冤枉她们很困扰

  《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14日举行第5集《相逢》看片会,这一集讲述食材、香料的汇聚、迁徙,以及配方、技艺的演变、再生。

  由于第4集《家常》引发的讨论以及观众对于第1集《脚步》白马爬树造假的质疑,14日的看片会变成了对前几集的集中回应。

  总导演陈晓卿表示,之前试映的良好反应让自己产生了“错觉”,并表示在重播《舌尖》时,会增加美食的版本,“我之前在五个不同地方放映,不同的观众,有经济学家、农民兄弟、餐厅服务员、酒吧青年。他们看过之后都说真好看。这些东西给了我一个错觉。我也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为红烧肉母女带来困扰并没有几十万的琴

  有网友爆料称《舌尖2》上海红烧肉这一集中的提琴女,其真实身份是导演旗下的签约艺人。对此导演陈磊称,“怎么可能呢,我们都是上海电视台的,哪里来的公司?”“这些谣言特别伤害她们,给她们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同时《家常》导演邓洁也回应称,网上的一些传闻,子钰母亲通过邮件一一予以澄清。有网友称子钰母亲获得7000英镑奖金,子钰母亲回应这是2013年子钰参加国际中提琴比赛获得冠军的奖金,奖金一部分寄回家中给奶奶,这是孩子的心意,一部分用于支付在上海的生活费和学费。

  关于“子钰有三把琴,其中一把造价几十万”的传闻,子钰母亲称,子钰只有一把中提琴,是通过老师帮忙借用的。

  至于网友称母女住在月租上万的房子里,子钰母亲称,她们的房子租金只有1600元,房东这两年也一直没有涨价。

  导演邓洁说,“当代有很多家庭就是这样的,我们拍的那个女孩住的弄堂里住了好几家这样的家庭,我们就是真实地记录社会现实,中国观众可能更加接受那种抱团的故事,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无奈,不是每个人生活都是一帆风顺的。这是他们一家人共同决定的,他们是有分工的。”

  为保证安全用交叉剪辑BBC也多次使用

  14日,舌尖剧组对于第一集《脚步》中白马爬两棵不同的树发表声明,声明称,《舌尖2》的《脚步》中,西藏采野蜂蜜的故事是在硬件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拍摄的。导演此前未拍摄过此类题材,他通过观摩国外纪录片后,自行摸索进行的高空拍摄。因拍摄周期问题,使用的攀爬器具也是非专业的登山器材,拍摄的安全性是很棘手的问题。

  片中主人公白马的攀爬能力很强,可以徒手爬上40米高的大树采野蜂蜜。为了安全,摄制组要求其在有保护的情况下攀爬了40米高的大树。在完成了攀爬部分的拍摄后,主人公需要摆脱一切保护,在40米高空中的树枝上进行横向行走,采集蜂巢。但在拍摄过程中,由于准备不足,因相应的保护措施十分有限,在树枝上行走的安全难以保证,摄制组不希望主人公因配合拍摄而出现闪失,所以临时决定改在附近一棵相对低矮的树上,拍摄了白马在树顶行走及采摘野蜂蜜的部分。

  在后期剪辑片子的过程中,导演使用了在两棵树上采蜜过程的交叉剪辑方式。

  在国际纪录片领域,类似的拍摄剪辑手法并不少见。

  《人类星球》是BBC拍摄的关于人类生存的重磅之作,多次拍摄和组合剪辑在该片中也多次使用。如第二集《沙漠:熔炉中的生命》中,为了表现蒙古猎鹰的故事,前后两次拍摄相隔一年,并在剪辑时采用了前后倒置的处理手法。(记者 钱业)

  原标题:《舌尖上的中国2》第5集看片 导演回应造假质疑
作者: lilian2010    时间: 2014-5-15 04:10

我自己很喜欢这一集,所以刚开始看大家的吐槽觉得很不理解,后来的新闻说到这集造假,很受打击。
今天的新闻看到说到关于造假的点都被澄清,和大家分享一下。
作者: lilian2010    时间: 2014-5-15 04:16

至于大家说到那对母女这样的故事三观不正,我觉得大家是否看轻了生活的艰难。孩子学音乐,绘画,体育的家庭,这样的分居和忍耐都很多。只是每个人的选择,每个家庭的选择。不做这个选择,有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做这个选择,忍受很多痛苦,也有梦想带来的希望与快乐。
作者: notgentalman    时间: 2014-5-15 04:39

我能理解为什么大家很反感这一期
本来是个美食节目,搞成了感动中国,中国的网友是最烦这种洗脑节目的。

如果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小女孩的爸爸有着祖传的手艺,但是小女孩不喜欢开餐厅的生活,喜欢拉小提琴。孩子的父母对于小孩的教育发生了争吵,小孩的妈妈觉得丈夫可以去上海当厨师,但是爸爸觉得不能传承自己的家传手艺,不愿意去,最后两地分居。小女孩的妈妈厨艺不如爸爸,但是小女孩觉得家常菜也好吃。在求学的过程中,小女孩慢慢理解了爸爸对厨艺的执着,用奖金为爸爸添置了最想要的厨具。最后,这个节目让爸爸出了名,有了钱来上海一起生活。
这样,才觉得切题,也符合人性。

现在那个厨艺一抓一大把,故事也觉得很别扭,没什么可歌颂的。而且央视的名声又不好。不怪观众觉得是作假。老实说,即使澄清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啊。央视已经完全没有信誉可言了。
作者: lilian2010    时间: 2014-5-15 04:41

片子里没有说这个女孩哪里苦啊,只是妈妈放弃工作,全职照顾她。女孩自己争气,能参加一些演出有点钱,能贴补一点,但是不可能全靠女孩自己挣钱养自己和学习。这里可以看出她家人的牺牲。不催孩子挣钱,仍然照顾她。只看中钱的家人,老早催孩子去挣钱,而不是忍着,不去接受好的教育。
作者: lilian2010    时间: 2014-5-15 04:44

汗,最后写错了,应该是“而不是忍着,尽量让孩子去接受教育”。
作者: 功名叶    时间: 2014-5-15 05:01

前三集还好,食物中间穿插故事,好歹食物占大头,结果第四集一直讲故事中间顺便做个菜,我想看的是美食节目不是来听故事会的,类似故事早就在一些访谈节目看过很多了。
放过我吧,我真的只是想看个美食节目!
作者: WMJ    时间: 2014-5-15 05:06

本帖最后由 WMJ 于 2014-5-15 18:04 编辑

《舌尖上的中国2》的第一个故事——西藏波密的一家人采野蜂蜜,被网友揭露其情节和BBC的纪录片《人类星球》第四集中非洲土著采蜂蜜的情节几乎如出一辙,连镜头表达都十分相似。但《舌尖》导演陈晓卿还嘴硬狡辩说:“我不同意抄袭这个说法,有致敬的成分在里面,但结构不一样。”这比于正抄袭琼瑶的卑劣狡辩更混账,因为于正拍的本来就是胡编乱造的肥皂剧,而陈晓卿拍的《舌尖》系列却打着纪录片的幌子,特么给CCTV露脸了!

  看到论坛上有不明真相的网友还说什么“世界各地的人们生活总有类似的地方”,如果西藏波密确有这样爬树采蜜的生活习俗,《舌尖2》只是参考了一下《人类星球》的表现手法,那还无伤大雅,但实际上西藏波密根本没有这样的习俗!《舌尖2》完全是根据《人类星球》的情节编造、嫁接到了西藏,不仅抄袭而且属于严重造假!

  那么西藏波密的野蜂蜜是哪儿来的?本人专门查到《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7月25日的报道《西藏波密群众养野蜂收野蜜》,介绍说:“西藏波密养蜂和内地不一样,内地养蜂是用蜂箱养,而他们是用蜂桶养。为其采花酿蜜的也不是内地的那种人工蜂,而是波密的一种野生蜜蜂。每年夏天,他们都会把蜂桶放置在野外,让野蜜蜂在里面筑巢酿蜜。波密的蜂蜜讲究的是一个‘野’字。”据报道,西藏波密当地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蜂采蜜,早已成了群众们发家致富的好帮手。(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8-07/25/content_8768124.htm

  这下清楚了吧,原来是西藏波密有个比较有名的地方特产“古乡蜂蜜”,原料是“野蜂蜜”,《舌尖2》的摄制组以为会很特别,专门跑过去拍摄。谁知到了当地一看,就是把蜂箱换成蜂桶,而且藏族人不和汉族蜂农一样到处放蜂,只是在自家附近放个蜂桶,让野蜜蜂到里面酿蜜,非常轻松就能收获蜂蜜。

  摄制组嫌如实拍摄没啥看头,看到西藏波密有和《人类星球》上类似的高大树木,就照猫画虎,把《人类星球》上非洲土著爬到大树上面点火用烟熏野蜂摘蜂巢的情节转嫁到了西藏波密,还找来几个藏族模样的演员摆拍,这算什么玩意儿?还请陈晓卿不要肆意污蔑我们当代中国的西藏同胞生活水平还跟非洲土著一样原始?!

  特别要提醒网友:《舌尖2》上拍的这种树上采摘的野生蜂蜜根本不能吃!目前正值各种有毒植物花盛开的季节,乱采割野蜂蜜食用很容易引起中毒,严重的将危及生命安全,几乎每年都有多人因为误食野蜂蜜惨遭毒死!大家可以在百度上搜索一下“野蜂蜜+中毒”看看乱吃这玩意儿的后果有多严重!

  《舌尖2》还特别请了科学松鼠会的云无心担任科学顾问,首先就应该知道推荐美食必须首先确保食品安全!2006年10月1日起,国家对蜂蜜等七类产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即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要求在2007年10月1日之前蜂蜜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办理QS认证,但是央视重点打造的《舌尖2》竟然大肆宣传根本没有经过安全认证的极其危险的“野蜂蜜”!

  节目播出后,很快就出现不少打着《舌尖2》旗号的人到处兜售所谓的“西藏野蜂蜜”,这货基本上都是假冒伪劣,万一你真的买到“正品”也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人品好,更可能带来生命危险!请网友务必小心!

——以上转的

PS,补充一个知识点。Human Planet拍的是热带森林,很多花都开在林冠上,所以蜜蜂会在高处的树洞里筑巢。而林芝是亚高山森林,花一般都开在地面附近,所以蜜蜂喜欢在靠近地面的树洞和岩洞里筑巢,要是住在40米高的树上,能量消耗可能还不够下班回家爬高楼的(此处有夸张)。抄袭者只知道抄故事却不考虑自然条件,止增笑耳。”记得舌尖2上映前的宣传说是导演不顾生命危险、吊着威亚拍摄采蜜镜头,现在想想,你TM逗我玩吗?两米高吊威亚,你以为是小人国啊?

     纪录片就是记录真实的人和故事,故事是真,拍的时候用些技巧倒也无所谓。
  跳跳鱼你直接拍那个冠军不就完了,为什么非要编这么个假故事忽悠观众?
  爬树那个真实情况就是藏族地区根本不用爬四十米的树去采蜜

到底是网友造谣还是导演造假大家自己评判吧~~
作者: lilian2010    时间: 2014-5-15 05:08

我觉得有筒子不喜欢是能理解的,但是如果他造假,我觉得不可接受。
如果没造假,煽情些,可能我老了,被煽动了。
作者: mimilu    时间: 2014-5-15 05:39

第4集我没看,看了网友的评论,对提到的那个奶奶化疗十几次都没空回去看过这个情节非常的纠结,想听导演怎么解释这个,不是说百善孝为先嘛,她们回家一次有那么困难吗?
作者: 靡靡的月亮    时间: 2014-5-15 05:57

别太认真了 反正对舌尖二的三个导演都没好感了╮(╯▽╰)╭ 没办法 节目火了就是不好 好的导演被挤走换上面的人来做 自然就糟糕了 不走心
作者: qiqi    时间: 2014-5-15 06:05

我能理解为什么大家很反感这一期
本来是个美食节目,搞成了感动中国,中国的网友是最烦这种洗脑节目的。

赞同楼上这句话,第一季明明挺好看的,为啥第二季就变成感动中国了呢,本来就觉得央视老爱搞这一套挺反感的···重点都已经分不清了吧
我最无语的就是提到奶奶一直在化疗但都没空回去看看这一段,你不就一学生吗,有这么忙吗
无论怎么样,每年抽空回个家应该没问题才是啊
作者: 麦芽脆心    时间: 2014-5-15 06:25

已经不想看下去了
我只想看看天南地北的好吃的,顺带了解下怎么做
至于那些背后动人的旋律,辛勤的汗水,沉重的负担,崎岖的历程……
能放在感动中国而不是舌尖上的中国吗
舌尖只能流口水,流不了泪水喂
作者: chanabby    时间: 2014-5-15 08:39

麻烦爱煽情的直接拍感动中国好了,请中央台放过美食吧,给吃货们一条生路行不.天天滚动式洗脑的也让人喘口气好吗!
作者: vasro2009    时间: 2014-5-15 08:56

很明显这对母女知道上节目会给她们带来多大的知名度,而且这一集明显不是为了拍美食,而是为了捧这对母女~~~~
作者: shyshi1982    时间: 2014-5-15 08:57

问题是造假的太多了。那个捉跳跳鱼的也不是真的,捉鱼的是另外一个姓周的人,是捉跳跳鱼比赛的冠军。然后我就奇怪了,为什么一定要拍那个父亲,这个冠军难道就没有故事可以拍了吗?
作者: 紫衣女神捕    时间: 2014-5-15 10: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紫衣女神捕    时间: 2014-5-15 10: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sa_maodou    时间: 2014-5-15 10:39

上海还有1600的房租?
一室一厅基本是3000左右。刚毕业的小伙伴们,通常是合租的,每个人承担1500-2000左右的租金。
当然,说不定是上海极为偏远的地区,或待拆迁的老房子。
作者: grumpy    时间: 2014-5-15 11:06

《舌尖上的中国2》的第一个故事——西藏波密的一家人采野蜂蜜,被网友揭露其情节和BBC的纪录片《人类星球》 ...
WMJ 发表于 2014-5-15 05:06


顶这句:“纪录片就是记录真实的人和故事,故事是真,拍的时候用些技巧倒也无所谓。”
对记录片作秀摆拍造假表示不接受。
作者: tlsl    时间: 2014-5-15 11:21

舌2没舌1好看,太商业化,功利化了,画面虽然很细腻,有美感,但是内容完全偏离了美食主题,看了一点再也看不下去了,不是咱的菜啊
作者: lilian2010    时间: 2014-5-15 21:01

回复 19# 紫衣女神捕
那种石库门老房子,年代久远,设施陈旧,两间小房子1600是有的。不过一般年轻人都不愿意住,厨房公用,厕所公用,老鼠苍蝇又多。一般就是求学的学生和拖家带口的打工者来住。我就在上海,去年刚陪同事租过房子。
作者: zhoujin    时间: 2014-5-15 21:12

= =

第二季我一集没看…………。
作者: chanabby    时间: 2014-5-15 23:56

这讲法前后明显不一致,口供没对好,而且老实讲,在中国,这种小道消息十有八九都是真的。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169.62.244.154/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