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正阳县警方调查,近年来有40多位老人办理护照,出国乞讨。
原标题:河南正阳40余老人出国乞讨背后的生活困境
去年10月上旬,正阳县公安局出入境大厅来了十余名办理护照出境旅游的老人。他们年龄大都70岁左右,均是文盲或半文盲,还有一部分人身体残疾,前往“旅游”的国家集中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
细心的工作人员“一看来了这么多老人,就觉得不对劲”。后经当地警方调查,一个活动多年的骗取护照出国乞讨的“老人队伍”浮出水面,涉及出国乞讨的老人有40余人。然而近日,本报记者赴当地调查走访,揭开的却是“组团”出国乞讨背后的农村家庭养老窘境。
“你别问了,他啥也不知道!”白青山的老伴冷冷地说。一旁73岁的白青山老人,只顾在小火盆上翻烤鞋垫,涨红了脸一言不发。
他们的小平房东西只有两间,中间窄而杂乱的过道,算是厅堂。从院里堆着的破砖乱瓦以及没装玻璃的厨房小窗来看,老两口的生活条件,远不如正阳县付寨乡夏庄村里其他人家即便去年白青山出国乞讨回来,也依然未见大的改观。
“那老汉去年出去好几次呢,年底才从马来西亚回来。”邻居夏老太太颇有些羡慕地说,白青山是附近的名人了,不仅去过东南亚,还去过韩国,“挣了好几万呢”。
在正阳县付寨乡,以出国“旅游”或“打工”为名去乞讨的老人不在少数,而相邻的寒冻镇、皮店乡、袁寨也有很多。据正阳县警方最近披露的一桩出国行乞案显示,近年来,多达40人的老年出国乞讨“队伍”,已不仅限于正阳当地,并涉及周边的平舆县、汝南县等地。“这事说出去真是给正阳、给河南抹黑呢……”不过,正阳县公安局政工科股长张耀中2月28日下午说,当地个别乡镇的老人的确很窘迫,“下去走走就知道了”。
出国“讨口子”四五年前就有
经当地警方调查,近年来有40多人出境乞讨,人均年龄70岁以上,大都很贫穷,为“文盲或半文盲”,有的还身有残疾;出国后,不仅乞讨,有的还参与“碰瓷”等不法活动。
正阳地处驻马店市东南,是个传统农业大县。在当地,说起“老人出国乞讨”,实际上,“早已不是新鲜事了”。
“四五年前就有这了吧,像寒冻、皮店还有汝南梁祝那些乡镇,早几年就有出去‘讨口子’的。”讨口子在当地是指乞讨要饭的意思。在寒冻镇街道,一位居民告诉记者,由于多旱灾、涝灾,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就有人外出乞讨谋生,而出国乞讨,是这十年来才慢慢有的。
正阳县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一位工作人员介绍,2012年10月上旬,大厅一次来了十余名老人要进行拍照,办理出国护照,“当时一看来了这么多老人,就觉得不对劲”,后经上报局里进行调查,一个活动多年的骗取护照出国乞讨的“老人队伍”浮出了水面。
“通常出国旅游都是家里有条件、情况好的,这些老人,全来自一些偏僻乡村,既没什么经济实力,岁数也大,尽管户口证件什么都齐全,但从多方面考察,都不具备出国旅游的条件。”一位警方知情者称,由于此案牵扯以往,仅调查案卷就很厚,“可事关形象问题,不便过多透露”。
通过警方调查,总共查出近年来有40多人出境乞讨,人均年龄在70岁以上,大都很贫穷,为“文盲或半文盲”,有的还身有残疾,“经组织者‘使用本人户口信息或者借用他人户口信息’,骗领出境证件”。这些老人出国后,不仅乞讨,有的还参与“碰瓷”等不法活动。
因涉嫌构成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及《刑法》第三百一十九条的骗取出境证件罪,正阳县付寨乡高阁村的王小马等人已落入法网,然而,据当地朱楼村一位曾与其做过活儿的何师傅讲,今年50多岁的王小马,身材魁梧,“人并不坏,实在,脑子也灵”。
何师傅说,王小马以前给队上帮过忙,家中也有人在当地任村干部,因此认识人多,关系较广,“如果不是路子广,他咋能联系那么多老人做这件事,又那么容易出国?”
然而,以出国乞讨这种方式来挣钱的方法,并不是当地“首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称,“在这以前,县里就有,都是跟南方那边学过来的……”
“就是脸面上过不去,其实没啥”
这些老人出境后,住在由带人者预先租好的房间里,然后每人拿一个碗,一根小木棍出去乞讨,且与组织者事先说好,四六分成;“出去一个月不到,能挣一万多,这不比种庄稼强得多吗?”
突然到来的雾霾天气让正阳县付寨乡街道冷清了很多。正准备收摊回家的肉贩付占国告诉记者,乡东边的张楼村,有一位李老太太,七十多了,但腿脚还好,“年前刚刚出国要饭了”。
李老太太去的哪个国家他不清楚,但消息是听李老太太的一位亲戚说的。“老太太的老伴死了,她有一个儿子,儿子儿媳去上海打工了,也没有多少钱给她,所以就出去了。”付占国说,过日子要花钱,没钱咋弄?老人干不动了,也只有这样了。“就是脸面上过不去,其实没啥。”
白青山的情形跟李老太太并不相同。白青山夫妇有一子,原本跟着儿子、儿媳过,但是,据白家的邻居称,因为跟儿媳妇过不到一起,老人跟儿子儿媳很早就分开了,在白青山房子的后面,就住着他们的儿子一家。
与白青山的小平房相比,白家儿子的院子不仅大,还盖有三层小楼,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架在房顶上,墙砖雪白。也许是听到了记者采访白青山的声音,刚才还虚掩着的红色大门已紧紧关上了。
据村民透露,白青山出国乞讨,是被邻村一个绰号“友儿”的老人带的,“那老头快八十了,一头白发,家里有儿有女,但条件不好,他出去,他老伴就在家,现在家里把楼房都盖起来了。”
但记者在邻村没能找到“友儿”。不过,听村民讲,老人今年过年就没回来,“东南亚华人多,也过年呢,正好可以多挣些钱。”
警方证实,截至目前还有部分老人在外尚未回国,有的则是被所在国家拘留并遣送回国的。付寨乡派出所所长王海军告诉记者,到今年为止,40余位老人中已有好几位老人过世,仅他知道的付寨乡便有两位老人故去了。
“主要都在景区、闹市区一带,讨钱的时候什么话也不用说,用小木棍敲敲碗就成,人家就把钱放碗里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告诉记者,这些老人出境后,都住在由带人者预先租好的房间里,然后每人拿一个碗,一根小木棍出去乞讨,“出去一个月不到,就能挣回一万多(元),这不比种庄稼强得多吗?”
据悉,此次被抓获的组织者在带领老人们出境乞讨前,都事先说好,四六分成,即乞讨来的钱组织者拿四成,老人拿六成。不过有当地人称,最早的时候,出境乞讨的老人跟组织者都是五五分成。
出国乞讨回来的老人通常碍于面子,在村里并不声张,但通过亲戚、友人之口,便慢慢被人们得知,他们回来后有的盖了房子,改善了住房条件,有的吃穿上比以前好了,因而即便本人不说,也会被很多人羡慕。然而,付寨乡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称,尽管他们在国外挣了钱回来,对生活有帮助,但不愿他们乞讨。
当地去年接回外出乞讨300人次
在农村,老年人是弱势群体,地里的活儿干不动了,也就没什么收入了,儿女好还可以,儿女不孝,养老就成问题。曾担任过乡镇干部的张庆华说,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有一些老人选择外出乞讨谋生。
虽然老年人出国乞讨已有多年,但当地外宣办、县民政局等多个部门并不知情。县民政局副局长鲁学志告诉记者,正阳人去外省市乞讨他是清楚的,但老人出国乞讨的事,还是刚刚听说。
鲁学志介绍,正阳县多平原,土地肥沃,但由于濒临淮河和汉水两大水域下游,易发生旱涝灾害,因此每当遇到旱涝灾年,农业减产,农民收入就会受到极大影响。
据当地人介绍,近十多年来,正阳县每隔一两年就会遭遇旱涝灾害,政府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补助,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尤其随着最近几年化肥和农药的不断涨价,以及油价的上涨,很多农民家庭收入受到较大影响,而相比之下,家中有老人的,更是负担加重。
“正阳县虽然富产小麦、花生,生猪养殖也还不错,但经济附加值低,农民收入不高,在农村,老年人是弱势群体,地里的活儿干不动了,也就没什么收入了,儿女好还可以,儿女不孝,养老就成问题。”曾担任过乡镇干部的张庆华说,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有一些老人选择外出乞讨谋生。
据了解,在乞讨地的选择上,基本上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大城市,也有一些人就近去往武汉,而近年来,前往深圳的则多一些,“罗湖区那边,住了很多人”。当然,相比于国内,国外的钱似乎更好赚一些。
在寒冻乡,一位曾去过武汉乞讨的张老太太告诉记者,虽然出去乞讨不容易,但也比呆在家里强,老伴做不动了,儿女也有孩子要照看,根本指望不住谁,“武汉离这里也不远,去要点钱,总算能给以后攒下点儿”。
实际上,出于安全,很多老人都是结伴出去的,一般男的出去,女的在家,女的出去,男的就在家,短的十天半月,长的多达三四个月,也有个别人四处流浪乞讨。据皮店乡一位村民称,当地东上午庄就有一位常年在外的村民,去年12月中旬被人在青海省湟源县发现,当时人倒在路边,双脚已被冻掉,骨头露在外面……
鲁学志说,正阳县内的确有一些人常年在外流浪乞讨,从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到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几乎各个年龄段都有,但多数是老人,“前几年每年都有一二百名从外地送回来的乞讨人员,而去年一年最多达到了300人次,外地把他们送到驻马店,我们再派车把他们从驻马店接回来,然后再送到各个乡镇,让他们回家。”
他说,每次送这些人上车,有的还不愿意回去,做工作也不行,“人家说,‘我没钱了,回去了吃啥’,所以一般会给个几十块钱让拿上才走。”
杜绝外出乞讨还得靠“老有所养”
正阳县有80多万人,只有3万人有低保。2012年5月,该县开始实施农村养老保险,每月不过几十元,能勉强生活,但家中若有病人,或老人之上还有老人的话,日子就不那么容易了。没钱就得去挣,可“这么大年纪,谁要?”
“说实话,对于老人们外出乞讨,现在我们也没有好的办法。”鲁学志指出,老人外出,要么是经济原因,要么是家庭原因,但个人流动自由度大,即便是送回来,还是会出去。
目前,正阳县全县有80多万人,其中,只有3万人有低保。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尽管国家规定可以根据各地的经济情况对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补贴,但实际上,由于正阳还比较穷,经济不发达,对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补贴就更不可能做到了。
据了解,2011年当地农村低保是每人72元,从2012年1月起,提高到87元。2012年5月,正阳县开始实施养老保险,但每月也不过几十元,这些钱即便老人都有条件获得,也能勉强生活,但对于家中有病人,或者老人之上还有老人的家庭,日子过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既然没钱就得去挣,可正如一位老人所言,“即使外出打工,这么大年纪,谁要?”
据悉,正阳县几乎每个乡镇都有敬老院,可是,由于只收五保户,很多与子女不和,或养子养女不在身边但生活艰难,甚至无法自理的老人,均无缘进入。去年12月28日,一位网友“正阳木瓜”在网络上披露,正阳县皮店乡小集村一位90多岁的老人因不愿随养女生活,又不能进敬老院养老,而不得不在冰冷、阴暗的破屋里,苦挨时日……
在农村,除了家庭养老纠纷,婆媳矛盾,年轻人不愿与老人同住等原因,多子女也是造成农村老人难养老的一大因素,尤其子女越多,分家的矛盾就越大,老人往往会因被子女们指责“分家不公”,而遭子女拒绝赡养。
“举个例子,过去老观念是多子多福,但实际上,孩子多的家庭,到最后老年人没有着落的情况更有可能出现,为啥?如果有三四个儿子,通常是集体轮流赡养,假如其中有一个出现了问题比如不孝顺,就会造成纠纷,最后老人只好自己管自己。”鲁学志说,要杜绝老人出国乞讨,必须要有条件养老才行。
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突破1.5亿甚至2亿,而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除极少数五保户由集体供养、部分人有低保外,更多的老年人正在随着农村养老保险的铺开,得以享受福利,然而,要让他们真正“老有所养”,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养老观点
不同制度的养老金相差近50倍
委员建议:明年新农保涨到100元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等调查报告显示,不同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相差近50倍。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大对社会保障财政投入,重点考虑中低收入人口和贫困人口的社保需求,适度调整社保缴费率等。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副校长李宏塔日前在高铁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明年新农保要从每月55元上涨到100元,以后建立自然增长机制,力争到2020年,农村和城镇新型养老保险每人每月能够达到200元。
民建中央:建议完善新农保制度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称,中国老龄办2月27日在北京发布的《老龄蓝皮书》称,2012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部开展新农保和城居保的覆盖工作,城乡居民参保总人数达到48370万,13075万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
据《中国财经报》报道,到2011年年底,我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60%以上,两项试点参保人数达到3.64亿人,领取养老金人数为1.03亿人。
但民建中央认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只是确立了制度的基本框架,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新农保立法工作滞后;新农保制度碎片化严重;新农保统筹力度亟待加强;新农保保障水平偏低;新农保基金管理水平落后。所以,民建中央在其2013年两会提案中建议完善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民建中央建议:加强新农保立法工作,逐步实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协调统一。借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调整新农保个人缴费标准和待遇调整机制,农村居民可以上年人均纯收入为缴费基数按照一定比例缴费,并规定缴费率的范围供不同经济水平的参保人选择;缴费每满1年,就按照当地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发放基础养老金。
赵本山谈“美丽乡村”:能医病能养老冤屈少
已经拍摄了6部《乡村爱情故事》的赵本山,10年前就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他又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再次参加全国两会,赵本山说:“我会倍加珍惜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赵本山说: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其实都在农村。在农村拍电视剧的过程中,我做了一些调查,后又与农业部科教司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写了一份关于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
而他心目中“美丽乡村”的样子,是“穿得暖,吃得饱。有房住,有领导。能医病,能养老。有权益,冤屈少。有欢乐,风气好。山水美,污染少。”
他认为,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有的贫困村,还存在缺衣少食的情况。很多农民的住房是几代传下来的祖房或简易土房,甚至是危房,还有的没有房,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有一些村级组织管理机构形同虚设,村干部责任心不强。农村看病难还比较严重,有的就算参加了新农合,但因医疗条件较差,不少人小病拖、大病扛。有时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造成一些群体性事件发生。有的农村工业污染比较严重。农民养老也是个大问题。
据《辽宁日报》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169.62.244.154/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