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家长:学校要求小便不超3次 老师:规定不影响个性成长
[打印本页]
作者:
nanlingxue
时间:
2012-10-17 02:26
标题:
家长:学校要求小便不超3次 老师:规定不影响个性成长
“开学一月摧毁六年教育观”,近日,一位家长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自述文章在微博上引爆热议——“你担心孩子被学校教坏吗? ”其中控诉的一条“学校整齐划一的要求摧垮个性化教育”在沪上家长中引发共鸣,有家长爆料,有老师规定小学生上厕所不超过三次,孩子只好借上厕所的机会玩抽水马桶,如此缺乏人性的规定令家长费解,部分家长为保护孩子个性只好选择国际学校。
【家长吐槽】
为买规定品牌水笔家长跑断腿
家长林爻在文章中称,如今部分小学对于学生的要求几近极致。上课都把小手交叉放在课桌上;回答问题都把手举得一样高;打开书包所有书皮都一模一样;所有的铅笔笔尖都一样粗细……这位家长担忧,这将摧垮对孩子的个性化教育,遏制孩子成长中的创造性。
这个观点在家长中引发共鸣,沪上一所小学的学生家长吴瑜女士(化名)深有同感,她的孩子今年上五年级,老师规定全班学生写作业必须用某一品牌的 可擦拭水笔,擦后一点痕迹都看不出,这样的作业看起来干净整洁。 “这种品牌的水笔一支20多元,一根笔芯10多元。不仅价格贵,而且只有梅龙镇伊势丹才有卖,为找到这种笔我差点跑断腿。 ”吴瑜说,她偶尔一次在网上买过,发现质量有问题,擦得不干净,只好每次跑到南京西路上去买。在她看来,如此“整齐划一”实在没必要,人为给家长制造麻 烦。
除了可擦拭水笔的规定外,课本上的名字贴也曾让吴女士非常伤脑筋。老师要求在课本上贴上名字贴,她之前买的粘性不牢,孩子回来说被老师批评了。 后来,她特地挑选质量好、彩色的名字贴,又被老师判为“不合格”。 “我原本心想,彩色的更好看啊,没想到还是被要求重买。 ”吴女士叹气说,老师规定名字贴必须是白色的、统一的大小尺寸、一定要贴在固定的位置。
经历了几次三番的折腾,吴女士彻底学“乖”了,对于老师的要求再也不敢有任何发挥,一律严格遵照执行。 “有些划一可能还有道理,如对作业格式的统一要求,回答问题时坐姿的规定,对使用铅笔型号的规定等,可有些规定确实过于死板,也不够人性化,影响了孩子创 造性发展。 ”吴女士说。
限制上厕所导致孩子玩马桶
Alex(化名)是今年9月进入某公办小学的一名男生,开学一个多月以来,他对新校园没什么好感,主要原因用他的话说就是“老师管得太严”。昨晚,Alex一边吃饭一边向记者讲述令他不满的小学规定:“下课除了上厕所,不准走出教室。一天上厕所,不准超过3次。 ”
“为什么不让你们走出教室? ”
“老师说我们调皮,容易发生意外。听说一至四年级下课都不可以离开教室。 ”
“那下课时你们在教室里干什么? ”
“大闹天宫呀! ”
Alex的妈妈在一旁说:“老师也不会那么不近人情,一天只上3次厕所应该不可能吧,如果有人要上第4次厕所老师还是会让他们去的吧。 ”
Alex默认地点点头,他的奶奶也表达对这两条规定的不满:“我现在每天接他放学后不敢逼着他先做功课,在学校里关了一整天,只能先放到小区里 让他玩一会儿再回家做作业。男孩子呀,总让他坐在教室里不要难受的啊?没地方玩,他就借着上厕所的机会玩抽水马桶,结果几个男孩子一起玩,一个个子矮的, 都一脚踩到沟里去了。 ”
Alex的奶奶认为,老师对文具的规定也是无比的细致,H铅笔6支、比4A纸大一点的垫板两块,同样尺寸的文件袋分别放置不同科目的课本……连 橡皮的品牌也规定。Alex的妈妈笑着对记者说:“对这些文具,我们倒是没有太大意见,孩子应该根据老师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前面两条规定,让 孩子对学校没有太大的好感,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会压抑孩子的心理? ”
小一生三分钟要完成百道口算题
除了学校整齐划一的规定外,家长林爻还自述,自己“三分教七分等”的教育观一开学就碰了壁。因为明白学龄前孩子应以游戏为主,她一直坚持没让孩 子上能学更多知识的学前班。上学了,写字成了必须的一课。因为缺少这方面训练,她格外用心,虽然每一个笔道歪歪斜斜,用力很猛,页面看起来不干净,但“看 着她这么认真,我知道她一定能顺利度过这一关。但是没过两天就收到老师的信息:‘孩子书写很不好,家长监督孩子把每个字写好。 ’”这令家长很迷茫,“我所学会的‘等待’到底对不对? ”
这种困惑在不少小学低年级家长中非常普遍,在上小学前,许静(化名)一直坚持“顺其自然、快乐学习”的育儿理念,儿子入读沪上中心城区某名校前 几乎是“一张白纸”。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一直告诫自己要学会等待的许静再也坐不住了,暑假里,开始加入超前学习的快车道,找来二年级的教材给孩子预 习、加餐。
“上小学后,老师根本不允许你有等待的时间。上小学前,我认为阅读、孩子纯真很重要,现实告诉我,这些都不重要,速度最重要。 ”这让许静内心产生了极大落差,一年级开学一个月后,就要求孩子3分钟内完成100道口算题,每天100题周而复始地“魔鬼训练”,就连暑假也不放过。
“为什么要这么快,慢一点又怎么样呢?每个孩子入学前的程度不一样,为什么要用最好学生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孩子? ”在许静看来,老师拔高速度和难度,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一味强调快,导致孩子一碰到计时口算题,会急得浑身发抖。 “每天进行这种重复、低效率、枯燥的训练,不仅影响视力,还容易让孩子对计算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是心理阴影,这是最让我担心的。”许静说,至今,孩子最爱 的是自然、美术和信息课,但他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语数外等科目反复、枯燥的训练中,不断地做题、考试,学习怎么会快乐呢?
在许静看来,现在的老师普遍焦虑,一碰到孩子不能适应,就直接找家长,请家长给孩子“加压”。一年级刚开学一段时间,她一直被班主任盯牢,不断 批评孩子计算速度慢、上课开小差,还隔三差五把她召到学校敲木鱼:“你做家长的怎么不急? ”“在家要给孩子多练习,速度一定要赶上去!”……“老师把焦虑情绪传染给我了,弄得我压力山大,只好硬着头皮给孩子加码,每天陪读上演‘河东狮吼’。 ”
不少家长还反映,小学生学写字,开始写得东扭西歪很正常,但一些老师不能容忍,不是怪小孩笨,就是埋怨家长不负责任。其实孩子在这个阶段,手指 还没有长到完全成熟的程度。 “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味求快,缺乏耐心,确实是目前不少家长和老师身上共同存在的问题。 ”许静说,她希望老师多给家长和孩子一些时间,毕竟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除了求快外,一些老师对低年级孩子实行“打压式”教育,哪怕字写得有一点点瑕 疵就全部判错,“上学前,我对孩子的教育一直以鼓励为主,老师对孩子严格固然是好,但也该因人而异,长期的打压我担心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许静说。
【老师心声】
你得先入格,然后再出格
对于家长的多方质疑,老师们也是一肚子的苦水。
“家长面对的是自己一个孩子,可老师面对的却是一个班级三四十个孩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整齐划一的要求,老师根本没法开展工作。”全国劳 模、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一年级李莉老师认为,老师规定的绝大多数要求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为难家长的,这是老师多年带班经验的总结,说到底还是为了帮助孩子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是一种高效、有序的班级管理法则,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孩子既然生活在集体中,就需要有一种团队观念和一定的游戏规则,在守规则的前提下再去发展个性,否则整个班级就要乱套了。 ”
李老师举例说,为何要求统一使用2H铅笔,因为多年实践下来发现,2H铅笔的硬度和浓淡程度刚刚好,擦起来也方便,作业本看起来很清爽。 2B铅笔写出来的字又浓又粗,小朋友不容易擦干净,作业本容易变很脏。另外,要求名字写在包书皮的右下角,这是一个规范的格式,就好比考卷的姓名写在规定 位置一样。另外,这样做方便学生查找,万一把书弄丢弄混了,也不用翻遍书的犄角旮旯找主人。 “当然,在右下角写好名字的前提下,你也可以自主发挥,随便写在哪里都可以。 ”
另外在回复短信的问题上,在开学前,李老师也与家长达成共识,并写在了发给家长的《学前准备的友情提醒》中,“飞信的通知收到后没有要求回复的 不要回复,不要总回复‘谢谢老师,知道了! ’浪费信息费,这样做没有意义。 ”李老师说,有些家长可能认为回复短信是对人起码的尊重,但老师这样做也是希望为家长 “减负”,家长每天可能会收到各科老师的短信通知,有些重要内容需要立即回复的老师会做说明,有些只是告知短信,一一回复不仅浪费手机费,也是一种负担。 “一旦达成共识,家长也不必在这个问题上多虑了。 ”
不过,在卢湾第一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周浩文看来,家长对某些整齐划一有看法,完全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或作出调整。 “我们校长和老师会将自己的育儿体会提前与家长分享,告诉他们老师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一来,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周老师告诉记者,孩子刚入学,在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方面都比较弱,需要老师规范的指导,你得先入格,然后再出格。 “我们希望家长能理解,不能只站在自己角度,而是用长远的、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 ”
“国际部”同样有严格规定
“规定是与人性的弱点作斗争,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每个人生活在不同背景的家庭中,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就要遵守这里的规定。国际部和国内部没有区别。 ”针对很多家长关于“国际部很自由”的观点,上海市宋庆龄学校的袁老师表达了她的看法。
从学习习惯到待人接物,刚进国际部的孩子一样会感觉到 “规则”二字。经过“操练”,学生们才会见人主动说“嗨”,对人随时说“谢谢”,自己的物品自己管理。袁老师表示,我们都喜欢有教养的人,因为他们的背后 是有规矩的家庭。中小学的教育并不是要培养伟大的文学家、数学家,而是按照规律办事,让孩子爱上学习,做好规矩,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今后走进社会 成为拥有良好素质的成年人。
因为封丽蓉校长的努力,宋庆龄学校有一条雷打不动的校规:只要不下雨,每隔两节课,所有年级的所有学生必须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去运动锻炼 20-30分钟。如果有人不出教室,老师会一个一个去询问原因,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还是会把他们“赶”到户外去活动。袁老师说:“学龄期的孩子正在长身 体,需要经常晒晒太阳锻炼体格。 ”
和上操场运动的“死规定”相比,宋庆龄学校有一条关于小便的“活规定”。虽然老师一直提醒学生下课第一件事是去洗手间,但是从一至五年级,万一 上课想上洗手间,老师还是会给学生放行。袁老师讲述原因:“这个年龄的孩子有部分人括约肌还没有发育完全,要尊重孩子的生理成长规律。 ”
此外,关于文具用品,袁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曾经有一名学生,笔袋里光橡皮就有五六块,全都是各种花样图形,这会影响孩子上课的注意力。所 以,学校规定,学生只带所有必要而简朴的文具。同样,有学生因为没有条理,经常乱放东西,导致一个学期光一本作业本就要换四五次,这在宋庆龄学校也是不允 许的。往往这些学生在家里也是乱扔东西,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在学校,学生要学习整理和管理自己的文具,管理自己的生活。
“严格而合理”的规矩不影响个性发展
很多学生从华育中学、上海中学毕业多年后,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感慨最深的就是学校给了他们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个性的发展养成与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不矛盾的。 ”宋庆龄学校的袁老师接受采访时说。 “华罗庚在数学界作出了那么多富有创意的成就,可他在很多方面有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比如他的等号,上下两横永远写得一样长,所有的字母数字抒写非常端正, 这些都是童年时期严格遵守书写规定的结果。 ”
曾有人采访了56位诺贝尔奖得主,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一段,几乎所有的人都回答“幼儿园或小学”。他们在幼儿园和小学学会睡前鞋子放整齐、自己的东西和朋友分享、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些不仅仅是习惯,更是一辈子受用的品质。这些规定和创造力的发展不冲突。
在袁老师看来,在孩子小的时候,既要狠狠地抓学习习惯,还要鼓励孩子个性的发展。预习、上课专心听、做整齐的笔记、功课认真、订正错题、考前复 习是宋庆龄学校每个孩子都必须熟悉的规定。在做好订正之后,每个学生必须讲出自己错在哪里,然后牢牢记住。袁老师说:“按照这样的学习规律做事,哪个孩子 不进步? ”
【校长观点】
学校教育受到限制太多
对于学生家长林爻的吐槽,进才实验小学校长赵国弟表示,这也非常无奈。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原来学校可以做的事情都被限制的,现在都被要求禁止做,只能由家长操办。
“学校的责任是有限的,公办的学校是面向所有的学生,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部分教师提出的建议、要求也是她个性化工作的组成部分,如果不违反 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建议家长尽量配合。 ”赵国弟补充道,教师的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站在一个合乎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操作。如果老师的工作方式或建议确实违背教学规律、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家长 可以通过学校的家委会等组织,和老师进一步沟通、协商。
“从一位普通的教育者的角度来说,面对这么多学生,没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在公办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安排,都符合 《教师法》的规定。 ”赵国弟说,近年来,小学又将迎来入学高峰,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为40人左右。为了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在中小学校园里,部分老师确实对学生的学习 用品、着装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这是学校和教师的无奈,也都是为了更好的教学、培养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大部分都呵护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发帖的家长是一位新生家长,可能还没有适应做一位小学家长,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 ”赵国弟提醒道,对于学校、老师的规范和建议,如果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做到,少数的家长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力配合学校、教师,帮孩子养成遵守规范 的意识。将来,以后,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要遵守企业的规范。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文章所写的问题是很多家长的共同感受,如今不少小学都要求一致,千校一面,没有个性和特色。在孩子上学 前,希望孩子能快乐、健康成长,可进校之后,在日复一日的作业、考试、要求之下,家长也被应试教育裹挟进去,刚开始时还有些抵抗,但过一段时间后,就习惯 了。以至于到了后来,家长也成了学校的课外教师。 “不改变现在的评价体系,就不可能把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解放出来。 ”熊教授表示,单一的评价体系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目的是为了升学,把他们变为升学的工具。
【家长选择】
部分家长无奈选择国际学校
“听了一些已经上小学的孩子的家长讲各种严格的规定,感觉很多体制内的学校对孩子个性的扼杀让我难以接受,可能会考虑让Anna去民办学校的国际部学习。 ”家住徐汇区的一名大班女孩的妈妈接受采访时说。
由于女儿明年就要上小学,但一直奉行快乐教育、自由发展的妈妈非常担心女儿无法适应体制内一些学校死板、严格的规定。从几个月前,她就开始四处 打听,首先了解徐汇区有没有体制内的 “快乐小学”,作业少、老师爱孩子是她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次,了解附近民办学校的国际部情况。
在黄陂路某写字楼工作的一位妈妈说:“我好纠结,我曾参观过一个学校的国际部,真心羡慕那些孩子,作为工薪家庭,我们是不可能让孩子去读国际 部,只能适应国内教育。 ”而家住闵行区的李小姐则已经在今年的九月,用重金把女儿送入了某名校的国际部。在接触英语、多元文化的同时,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是她选择的主要原因。事 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考虑让孩子进入不需要外籍证的小学国际部学习,这些家庭往往经济条件较好,家长已经做好让孩子出国的准备,他们知道,一旦 开始跨入“国际部”的大门,哪天想回到普通高中去参加高考,太难了,在相对自由放松的学习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很难和国内部要大量做题训练的学生比拼。
作者:
colemohr
时间:
2012-10-17 02:33
快比的上当兵当军人了
作者:
玻璃娃娃
时间:
2012-10-17 04:07
感觉家长和老师都很有道理,那么到底谁的是真理?
作者:
芳草蔷薇
时间:
2012-10-17 04:34
中国式教育真的受不了。
作者:
风牵袖
时间:
2012-10-17 04:52
我去那我弟要摊上这学校,他就别想过关了。。。。他从胎里带来的毛病,据说膀胱有点问题,一天小便很多次,没法治,因为不是大问题,从小到大都吃的土方药食
这学校让我想起以前希特勒搞的那个,幼儿园孩子有没有必须统一时刻去厕所的规定很像啊,,小孩子不管有没有便意,到时间了排排队一起去厕所,在马桶上坐满规定时间,时间一到就必须提裤子走人……
作者:
灰心
时间:
2012-10-17 05:17
我弟学校更变态,一天只准上两趟厕所,早上一趟,下午一趟,下课不许出教室,不许说话,中午留校吃饭的学生回到教室后就不许离开座位,不许说话。
作者:
回天夕
时间:
2012-10-17 06:45
本帖最后由 回天夕 于 2012-10-17 06:48 编辑
回复
6#
灰心
第一次听说,感觉很恐怖, 学校为了方便管理,不出安全问题,居然就这样限制学生,孩子的天性都被压抑住了。
有些学校的规范可以理解,但是有些,真的就太过了。
作者:
zhilinghoney
时间:
2012-10-17 07:44
感觉学校越来越变态了,这还是教育吗,而不是毁人 ??????
作者:
黑猫镇宅
时间:
2012-10-17 08:05
这些老师难道都是这样教出来的?真应该让他们也试试这种教育方式。
作者:
wxrrxw
时间:
2012-10-17 09:37
孩子还不如监狱的犯人自由度高
作者:
jhemy
时间:
2012-10-18 00:42
这太可怕了,这样是遏止了孩子的多样性发展!
这样长久下来,孩子一定会被洗脑成只知命令不懂创造发展!
作者:
nanlingxue
时间:
2012-10-19 02:13
我觉得老师也很振振有词。从来就对老师无爱的说。
作者:
dabao
时间:
2012-10-19 02:33
太让人无语了,这样的学校老师能教出什么孩子。
作者:
肚子饿了
时间:
2012-10-19 12:23
本帖最后由 肚子饿了 于 2012-10-19 12:28 编辑
老师不让孩子课间出教室我其实可以理解的。 主要是应为国内教育类法律不完善, 之前很多孩子在课间嬉戏的时候出了事家长就开始大闹学校。 以至于老师不得不压抑学生。 其实很无奈。
我觉得主要还是教育部做的不够, 保护孩子之余也要保护老师, 不要孩子一出事就怪老师。 之前好多孩子自杀都是说学校作业布置太多。 其实做老师的, 谁想改一堆孩子作业呀, 还不是被升学压力给压的。
我以前比较小的时候也是不喜欢老师, 各种挑毛病。 现在自己有教过补习之后才体会到老师的辛苦。我教一个孩子都头疼了, 别说一个老师平时带好几个班了。
我觉得如果家长不满意, 可以和老师好好谈谈。不要只一味的抱怨而不行动。 当然, 家长也要能辨别孩子说话的可靠度, 了解什么是真正对孩子好的教育方法。 如果真的一味的帮着孩子和老师对着干, 最后孩子会养成唯我独尊的个性。 但是如果不给老师挑刺, 孩子很有可能被这个教育系统给埋没了。 哎, 当家长真难!
作者:
mondey
时间:
2012-10-20 04:57
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还是不要太严苛,矫枉过正就不好了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169.62.244.154/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