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通透人生 [打印本页]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12-3-26 10:28     标题: 通透人生

手上这本《吴鲁芹散文选》出版于1986年,选编了他的散文集《美国去来》、《鸡尾酒会及其他》、 《瞎三话四集》、《余年集》、《暮云集》等中的精品。 我最初听到作者的名字还是在他的好友夏志清所写的悼文中。现在有缘读到他本人的著述,果真是妙语连珠,回味悠长。

吴鲁芹(1918——1983),字鸿藻,是散文作家、英美文学教授。他在抗战中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是陈源(西滢)的学生。后来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台湾师范学院、淡江英专(今淡江大学)、台湾大学等,1956年曾与友人夏济安等创办《文学杂志》。1962年赴美,任教于密苏里大学等,也曾经为“美国之音”工作过。他的一生可以分成大陆、台湾、美国几段, 散文也反映了他在世界各地的亲历亲闻,所思所想。本书中包括他对美国文化的评价,对旧交师友的回忆,但最多的是日常生活中偶有触机,就弘扬恣肆、见解独特的杂文。

作者的回忆文章不用说情真意切,而且提供了我之前不熟悉的独特视角和内容。比如谈到他在武大的导师陈源,他除了极力称赞“恩师”谦冲、和蔼的君子之气,也写到陈西滢口齿并不便给,语速迟缓,每两三句就要说几个“这个,这个”。他的结论是,陈先生和夏济安、夏志清昆仲一样,都是思维太过敏捷,口舌的肌肉活动跟不上。

关于夏济安的文章,更是写活了这个热情洋溢、略带天真的学者。他生平不善庶务,却偏偏向往办事时“武功”高超——夏酷好武侠小说,爱用“江湖术语”。对于朋友之间的往还他倾力招待,慷慨大方,却往往丢三拉四,言不及义。每次交际之后,他都要批评、反省自己的不足,捶胸顿足,懊悔不已。某次作者的太太到美国,他负责接待,虽然尽心尽力,可是难免挂一漏万,成为晚宴上制造混乱的“司混”(Master of Confusion)而不是“司仪”(MC,Master of Ceremony)。夏氏作为英美文学教授,还曾经自告奋勇为吴鲁芹的女儿写小学作文,自以为一定能赢得高分。不料屡战屡败,一连三篇作文,每次都是低分,比孩子原来的成绩更差。后来一探究,才知道童言童语已经不吃香了,老师推崇的是少年老成,满口家国天下,让这个大教授感喟中国教育对“儿童心灵的戕害”。这则轶事,幽默中自有反思本国文化,批评当代社会的深意。

其实,吴鲁芹对于生活中的万事万物,从睡觉、喝酒、请客、喝汤、买书、生病到墓志铭,都见解独特,也擅长炮制新异语汇。比如认为在美国“忝陪末座”、被迫参加无数鸡尾酒会之危害大于酷刑,后果重于战争,还把对此想法一致的同志称为“同罪”。他又为自己少买甚至不买书自辩,说阮囊羞涩的清贫文人,偶买一书是至大乐趣,而家中书少也可以避免逃难时“一手抱孩子,一手抱书”,或者顾此失彼、不能两全的窘境。他更自承懒散,小时候因为误解“勤能补拙”,认为只有笨人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更认为“勤快的目的是为了懒散”,推崇把懒散之心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并提,因为“它纵无积极贡献,但无形中减少争端,带来宁静,也不无微功的”。

作者诸如此类亦庄亦谐,独出心裁的论述甚多,让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掩卷深思。读毕此书,深感吴鲁芹不仅是位富于生活智慧的长者,而且遣词造句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讲究音律节奏(他有格律诗的创作经历和素养),令人含英咀华,齿颊留芬。
作者: una    时间: 2012-3-29 01:41

活得很有个性。。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169.62.244.154/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