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贴] 警惕欧洲主权债务的风险 [打印本页]

作者: not4weak    时间: 2011-9-29 20:50     标题: 警惕欧洲主权债务的风险

欧洲主权债务问题远未结束,有很多的人为因素,尤其是国家间的博弈使得形势错综复杂,中国参与欧洲主权债务救助需要充分考虑到风险,量力而行,择机行事,避免陷入泥潭。

主权债务问题是全球性问题而非欧洲的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间歇性爆发,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中心国家扩散,并愈演愈烈。如表所示,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陷入危机或处于危机边缘的欧元区国家,其政府债务和赤字的状况在严重程度上并没有明显差异。危机的选择性爆发表明,必须关注市场力量之外的因素。如果从市场投机性攻击来看,问题在先投机在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现在的状况是所有的鸡蛋都有缝,苍蝇叮哪只蛋成为关键。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序”发展很耐人寻味。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海啸,欧洲由于其银行业大量持有次债而首先遭殃。政府救助使得私人债务危机转化成主权债务危机。2009年12月希腊主权信用被降级,拉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大幕,随后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相继轮番陷入其中。尤其是今年8月美国国债被降级,引发全球股市动荡和新一轮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意大利和法国也成为焦点。纵观全过程发现,每次美国的问题总会在欧洲引起动荡,在危机中欧元区之外的力量----来自美英的投资机构、评级机构和媒体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处于自我实现过程中。确实,“危机期间信心比货币、黄金都重要”。一旦成为投机的目标,就很难逃脱危机的厄运。危机爆发的进程大体如出一辙:负面因素的出现影响市场信心,特别是评级机构的降级甚至降级预警,引发羊群效应和市场抛售;危机爆发后经济增长下滑,税收下降,直接恶化财政状况,同时发行国债为赤字融资的成本上升,从而深陷债务泥潭。已经遭受冲击的爱尔兰、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都因危机而大幅攀升。由于欧元区成员国货币发行受到制约,一旦危机就陷入被动挨打境地。外部的资金救助往往是杯水车薪,而且需要的规模越来越大。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处于发酵过程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已近2年,至今还没形成一个可行的应对危机方案,也没有把一个国家从危机中救助出来。目前市场上主权信用为3A评级有法国、德国和英国,但这些国家的国债信用违约互换(CDS)的价格均高于失去3A评级的美国国债,都有随时被降级的风险和现实性,这是套在欧洲各国头上的紧箍咒。欧元区各国人人自危,除了德国,其他任何一个成员国都可能成为下一个投机牺牲品。

德国似乎不希望看到危机现在就结束。在危机的处理和救助上,德国政府的态度和政策一直“摇摆不定”。实质上的出手比口头上的承诺和支持要吝啬得多。表面上看似乎是来自民众的反对和选举的压力,其实背后是德国的国家利益:从危机国家获得更大的利益,谋求对欧元区的控制力。在经济增长恢复无望、减赤等结构调整难以实施的情况下,直接或变相发行货币成为唯一解开症结的方法,如联合发行欧元债券计划。但是,这一建议遭到德国的强烈反对。从目前的态势看,错综复杂的博弈极可能是一个坏的结果,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解决需要有更大的代价,并将继续很长一段时间。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169.62.244.154/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