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儿子眼中的大师
[打印本页]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11-9-8 09:48
标题:
儿子眼中的大师
“季羡林”这个名字,我虽不是素未听闻,但也谈不上有多熟悉。小时候只知道他是国学大师,东方学家,不过对他的专业一知半解,对他的著述全无领教。最近几年还听到他收藏的文物被盗、和家人龃龉之类的八卦,也都如耳旁风,听过即忘。最近看到他的儿子季承的回忆录《我和父亲季羡林》(新星出版社,2010),却让这位老人的形象在我心目中一下子鲜活起来。
本书编年记述,从季氏家族的来历一直说到季羡林去世前后的风波,从为人子的独特视角追忆季羡林。作者的评述虽然不乏温情,但每每相当犀利,不留情面。作为季大师的儿子,牵扯到亲人之间、特别是父母之间的多年恩怨,季承也难以做到不偏不倚,不温不火。但是,这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
梁实秋曾经说过,诗人在历史里似乎是神圣的,但住在隔壁就是一个笑话。对于朝夕相处的亲人,再伟大的人物也都只是吃喝拉撒、贪嗔痴爱的常人,更何况季羡林这样生活在中国历史文化转型时期的矛盾人物。季承对于乃父的评价是:“一个有背叛思想而没有背叛勇气的人”,他把大师的文人气质、浪漫情愫、传统道德、和癖好个性都描写得非常生动。
作者笔下,季羡林的矛盾性格在他的亲情淡薄方面表现得尤为充分。他从小被过继给在济南作官的叔父,离开了农村的父母。虽然城里的物质生活优于乡村,但他始终觉得受到婶母的歧视和冷遇。十八岁他由长辈做主,包办婚姻娶了季承的母亲、而不是他自己的意中人。之后,他从清华大学赴德留学,一去十几年,留下家中妻孥老少,在战乱中苦苦支撑,风雨飘摇,自己的生母早逝更是给他留下了终生的缺憾。在留学期间,季羡林也有过恋人,但最后还是回国,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季羡林和原配妻子多年分居,但也没有离婚另娶。后来在成年子女的努力下,夫妻终于在北京团聚,但他也似乎只是享受妻子照料家务付出的劳动,没有因此发展“婚后恋”。对于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和济南老家的亲人血肉相连的季承,父亲的冷淡无疑是不可理喻、不近人情的表现。他说季羡林 “对叔祖父母、妻子儿女……他既不背叛,又不去培植爱”,对季羡林对“外人”慷慨大方,对亲人任性“悭吝”很不理解,并不同情大师自以为“求仁得仁”的悲剧情结。
季承不为尊者讳、不为长者讳、不为逝者讳,勇气可嘉。他对季大师性格缺陷的剖析一针见血,对他家庭经历的追溯寻幽探秘,都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不过,我从本书读到的更多却是作者为人子的苦涩和纠结。
如果季承也是国学研究者,可能会敬佩父亲的学问素养。如果他是季大师的同辈人,可能会体悟父亲身不由己的苦衷。哪怕他是不相干的路人甲,可能也会同情季大师向往新思想、新文化,却又囿于旧道德、旧伦理的尴尬。可惜他是季羡林的儿子,所以只能把自己和父母亲人的恩怨情仇、一生纠葛都通过回忆文字尽情宣泄出来。 本书留下了季羡林人生一个侧面的剪影,真性情、真感受则有,若要求全方位的理性思维就是求全责备了。
无论这本回忆录是否揭示了时代留给一代知识分子的烙印,我的问题是,如果让季承来写自传,不知他对于自己的妻儿也是否有愧、有悔?如果让季承的儿子来写父亲的回忆录,不知又会是何光景?
作者:
silver623
时间:
2011-9-8 10:06
或许在大师眼中他赡养养父母,不抛弃糟糠就是尽到了义务吧。但是对于他的亲人来说没有情感是痛苦的。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169.62.244.154/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