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贴]
最近看到的一个国际货币体系的文章
[打印本页]
作者:
not4weak
时间:
2011-4-22 11:01
标题:
最近看到的一个国际货币体系的文章
爆发金融海啸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长期滥用国家信用,利用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地位,推行经常项目和财政预算双赤字政策,维持国内居民的过度消费和政府的超额支出,不断积聚了金融海啸的巨大能量。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利用全球垄断地位,掩盖国家信用风险,颠倒债务债权国的风险关系,把大量国际资本引入风险高度集中地区,使金融危机的防范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信用成为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信用可以降低一个国家政府和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相反,滥用国家信用,特别是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滥用国家信用,侵吞其他国家的财富,积累和传播金融风险,最终必然给本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带来灭顶之灾。
一、建立多元竞争的国际货币体系
建立相互竞争的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是保持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的根本途径。展望未来全球储备货币体系,可能是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等组成的多元体系,各种货币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相互融通,哪种货币出现贬值风险,人们会争相抛售之;哪种货币比较稳定或有升值空间,人们会争购之。以竞争和优选机制促使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政府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本国货币币值稳定,维护国家信用。只有建立起这样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才能改变目前国际储备货币过分倚重于一种主权货币的现象,才能避免国际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某一种货币。在国际储备货币金本位取消之后,以竞争机制来代替金本位,形成国际储备货币的稳定机制,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正确选择。应当注意到,美国有一些仗义执言的经济学家,如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MUNDELL)、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弗雷德·伯格斯腾(FRED BERGSTEN)等,也提出了与此相近的观点。
二、建立国际储备货币的监测预警制度
上世纪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价值与黄金脱钩,美元成为依托美国国家信用的全球主要储备货币。这就使美国可以通过货币贬值向国外转移债务。从1971年到2010年,美元对黄金贬值约97.2%,给以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如果说美元贬值使美元资产拥有者的财富缩水是一个缓慢过程,那么,这次金融危机使一些美元证券资产瞬间化为乌有,说明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其金融安全的影响已超过国界,关系着所有拥有美元资产的居民、企业和外国政府的切身利益。因此,对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实施监测预警和国际监管就十分必要和顺理成章了。由国际金融组织履行监测预警和监管职能,也是完全可行的。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些专业人士已提出了这方面的设想和建议,值得深入讨论,进一步达成共识。
三、建立国际金融安全合作救助机制
在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金融出了问题,往往出现连锁反应。为了维护国际金融安全,各个国家应当联合起来,抓紧建立国际金融安全合作救助机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建立的“清迈协议”,就是这样的一种行动。当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当充分发挥金融安全合作救助方面的功能,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的规模,并根据各国经济和贸易在全球中的比重变化,调整各国在特别提款权中的比重,将新兴经济体货币纳入SDR篮子中。当某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予及时有效救助,防止危机蔓延,并帮助找到摆脱危机的正确办法,使其逐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以利于全球货币体系的稳定。
四、发挥G20对构建新型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G20是包括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一个新的国际组织,在解决全球经济问题、协调各国经济行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G20面临的任务:
——如何建立多元竞争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实现从过度倚重一种主权货币向多元竞争体系平稳过渡。构建高效安全的国际金融体系,应当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近期内,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主导地位仍然是不可取代的。鉴于美联储最近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已对国际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新的负面影响,应当研究共同对策,以维护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所出现的难得的复苏势头,进而走向稳定增长的局面。
——对国际资本以短期套利为目的的大规模流动进行监测预警和必要的限制。国际游资在短时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在资本市场上的炒作,是造成国际金融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各国应采取联合行动,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监管和必要的限制,如规定资本流入流出的时间限制,征收资本利得税等。
——疏通投资渠道,把过剩的流动性资金吸引到实体经济的投资上。通过发展各类基金等合格机构投资者,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扩大政府间援助贷款等,把资金引导到投资需求旺盛的国家、地区,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巨大需求同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相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这样,既能缓解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又能带动发达国家的就业,促进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
——组建G20常设办事机构,负责把首脑峰会达成的共识变为实际行动。近期应当把建立多元竞争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货币的监测预警制度、国际金融安全合作救助机制作为重要任务。主要储备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应透明化,相应的重大决策应由国际金融组织对其效应进行评估,并向全球发布。重建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强化信用评价机构的职业道德,打破少数机构对国际信用评级的垄断,通过竞争机制,促使信用评价机构所发布的国家、企业信用等级保持客观性、公正性。期望G20为建立高效安全的国际货币体系作出历史性共献。
作者:
ctcld
时间:
2011-4-22 12:38
这种在腐败体制下泡出来的菜就是一个味:熏走他人,自嚼有味。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169.62.244.154/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