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留美趣事》 作者:硅谷知青

本帖最后由 dangdang 于 2010-10-2 12:20 编辑

01:1994-07:美国第一晚睡地上


来美第一天,我下榻在USC为国际学生安排的宿舍,很干净很舒适。晚上刚要入睡,就听到了几声枪响(经历过64,对枪声是很敏感的,绝对分得出枪声和鞭炮声的不同),感觉还挺近。于是乎心跳开始加快。怎么欢迎礼炮换成枪声了。

撑了一会就实在顶不住了,坐了一天的飞机是真累了,想都没想,拽了床单就睡到了床下去了。

第二天,碰到几个同机来的老中谈起此事,有人吓的一夜没合眼。我便自豪地告诉他们,我是在床下睡的,安全得很。他们听了一脸的不屑,问“你知道美国房子墙是用啥造的吗,木头!木头挡得了子弹?”。我问,“HEY,你怎么知道美国房子墙是用木头造的?”。答:“你没看老美电影里打架,只要一拳一脚,对手就穿墙到对面去了,尤其这洛杉矶,电影全是在这的好莱坞拍的。懂了吧,慢慢长学门吧!“!奥,这么回事,敢情美国房子也都是“豆腐渣”啊。


02:1994-07:来错地方了?

接机朋友帮我把大包小包行李弄到车上,我们便迅速出了LAX机场。

一上415高速,我们便遇到了一个正在改修的路段,车堵了一长溜,慢慢爬行。施工场地,也就有寥寥几个身穿黄马甲,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在那有气无力的干活。这跟国内乌泱泱一大堆人干活场面没法比。朋友告诉我,美国人贵,他们搞不起人海战术,主要靠先进工具。可据我观察,他们的机械横七竖八,也是马马虎虎,看不出哪点先进。这洛杉矶跟84年奥运会电视上的那个咋就差那么多呢?

过了被堵这一段,汽车在高速上快起来。没一会我们就到了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USC大学。告别时,朋友告诉我,USC被昵称为University of Spoiled Children,是著名的纨绔子第学校。当地人有句俗话,如果你的孩子聪明,家里还有钱,就送他去STANFORD, 如果孩子聪明,家里没钱,就送他去BERKELEY, 如果家里有钱,孩子不聪明,那只能送USC了.

MAN!我怎么觉得我来了WRONG city and a WRONG school?
04:1994-07:这可是美元啊

USC前二周是国际TA/RA的Orientation。轻松学玩,学校每天还给17.5美刀工钱。

发钱那天,从07/22开始到07/29结束(包括两头),明明是8天,学校管发钱的Susan大婶楞说是7天,还阵阵有词:29 minus 22 = 7。没办法,我仗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走上前去,摊开一张纸,把7/22,7/23,。。。一直到7/29一个一个大大的写下,然后,再一个一个count给Susan看,8天!看着Susan一副已经彻底糊涂了的表情,心想,有门。果不其然,只见Susan大手一挥,“Yes, it is 8 days”。等到三十几号人个个拿到了来美的第一张支票,高兴,这可都是美元啊。我更高兴,你想啊,几分钟的事,这多了好十几美刀那。

过后,Susan一脸认真,“You must be an engineering student?", 我答“Yes"。我心想了,"这用的着Engineering Skill吗,好像小学一年级学生就能搞定“。真如新东方老师所讲,”跟美国人数数,最好别过5”。


05:1994-07:找房子

刚来美国,英语超烂。四个同学一起结伴找房子,人多势众,壮胆哪。

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日本扫荡式刷街。反正USC周边可以刷的地界也没多大。只要见有出租标志,就上前按个门铃,问问AVAILABILITY,寻个价。那时候大家不是争着去,都躲,不解决思想问题,四个和尚那也还是没水喝。

讨论再讨论,都绕街一圈了,还没开胡。没办法只好决定轮流上阵。每每轮到我,从拍胸脯,到大步上前,敲门,自我介绍,打探有房没,问租价,和谐扯扯蛋,到结束谈话,归位,那真是一气呵成!等哥几个凑上来一问,结果如何?答,一句话我也没听懂!好么,还得再派一个!

本着对国际友人的尊重和事不过三的原则,一般我们对同一家,不会打扰三回。

溜了N圈,才明白了,为什么,在我们问”Do you have a house to rent?"时,对方往往给出迷茫的眼神。敢情,HOUSE,APARTMENT是有区别的!
06:1994-07:Do you have a change?

USC位于洛杉矶中心。很多学长警告我们要时时注意安全,最好兜里放几个钢蹦,有人要就给他。

果不其然,第一个礼拜,晚上回宿舍的路上,我就碰到了老黑拦我们。"Do you have a change?"。那个时候英语烂,还以为他要找零钱那,答,  "No, I do not have change, I only have 20 dollars"。老黑那个高兴,"20 dollars is fine"。答,"Off course,20 dollars is good"。说完,我迈腿就走了。看着老黑伸出的手和一脸的期待,我还纳闷那,这不费话嘛,谁不知道20块钱好啊。


07:1994-07:好好开车,看什么看!

几个月过了,老婆们终于要来了 (我跟同室哥们安排夫人们搭同一班机来美)。

那会我们不会开车,于是请二位学长开车接机。很顺利接到夫人们。令人纳闷的是,一路上,我车的学长总是回头看。我心里那个嘀咕,干嘛,没见过美女啊(老婆老是老,在我们心中,那可是美女!谁敢说不是,跪搓板的干活。什么,家里没搓板,那就来高科技的,跪主机板的干活),就差喊一嗓子,“好好开车,看什么看!”。

后来自己学车才知道,敢情人家在做开车变线标准动作:CHANGE LINE 是 “打灯 (打转向灯),看镜 (看后视镜),回头”。


08:1994-11:第一次吃馆子

老婆大人们驾到,加上麻烦学长接驾,跟室友一咬牙床子,出去吃!

一行六人来到了San Gabriel 大华广场的”曲园餐厅“落座 (据说,这家餐馆N年前就已经关门大吉了)。服务员介绍,影星施瓦辛格特喜欢这餐馆,他跟大厨们的留影就挂在墙上当广告(估计也就吃过一回,逮着不照相不让走)。不瞒各位,当时兄弟根本不知施瓦辛格是谁。听话里,我也怀疑在座的那几位,没几个人知道他是谁,只不过当时没好意思批评他们。

经服务员推荐,点了好几个招牌菜。大家是真饿了,略一谦让(在美国大家都学乖了,推让哪有“再”和“三”的),便个个埋头苦干。转眼,水足饭饱(没酒)。那是我来美插队小半年来吃的最爽的一次。

看着学长们满意的表情,我问夫人们,“这洛杉矶的中餐还行吧?“,就见两位夫人嘴一撇,几乎异口同声,”就这个,一百多块,八百多人民币,还没清华南门的小馆好吃哪“。

我心里想,”好吃,那也得吃得起呀“,嘴上应,”夫人们所评极有见地,入木三分。这餐馆嘛,是又贵又难吃。考虑到保留大家口感要紧,以后咱就不要来了“。其实言外之意是,从今往后,你们就在家里好好做菜做饭吧。

后话:我们政策的执行力度严重不够,应该深刻检讨。因为8个月后,我们又下了第二次馆子。
09:1994-11:死定了

时间过得很快,几个月一晃就过去了。慢慢地适应了USC的学习节奏,开始喜欢它的研究生课程。课程实用,老师也大多有几把刷子。除了偶尔听不大懂教授们的英语(尤其是老印教授,他们说的是真正的鹰语,绝不是鸟语),还是可以对付的,也能学到东西。


有一天突然见Engineering广场上热闹非凡,原来是个Job Fair。一下子来了好几百家公司。转了一圈下来,搞了一大堆资料。看后大惊,几百家公司,3000多工作,只有6个跟我学的控制有关。这6个工作当中,有2个是Hughes的,1个是Lockheed Martin的,另3个是叫不上名的公司。前三个要求申请者有Security Clearance,后三个要求申请者有实地工作经验。我跟办公室两位师兄弟一谈(一个老印,另一个是马来人),马来哥们斩钉截铁的说,“After you receive  your Ph.D degree in Control, it is 200% guaranteed you will have no job"。得,学控制死定了。想起来那么多年含辛茹苦,一直在学控制,真是悲不打一处来。(此处声明,没有哭)。

转念一想,咱不是从麻将桌上学到了,命苦不要怨政府。Control 的精髓在于其系统有自适应性(Adaptivity)。既然反馈信号(Feedback Loop)这么清楚,等啥,想法自个调节吧。美国大学不是兴换专业吗?美其名曰:It is called forced change.


10:1994-11:第一次理发

在美国念书,做学生,一个月也就那么千儿八百块月入 (挣的是TA或RA的血汗钱)。刨掉房租,饭食,电话费,学杂费,所剩无几。于是乎,我们的口号是,”该省就省,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有人说,我们中国留学生没有创造性。谁说的?我第一个跟他急!

比方说,我们在省钱上就很有创造性!TEXTBOOK, 每一本都好几十块。咱就先买下,找一复印小店(一定要小,1-2分钱一页的那种),COPY,  然后把原书退回,索回银子。(3天内退回一分钱不少)。里外里省好几鼻子钱呢。一开学,你看学校附近那些小店,全是咱老中,埋头苦干考书。老印和其他留学生,也拷书,肯定是跟我们学地。

再比方,理发,哪一家剪头的,一回不得宰你个十块八块地,怎么办,有老婆!不需工卡,还一分钱不花。让哥们互助?那不欠人情嘛。

话说来美四个多月过去了,头发不理实在也说不过去了。于是我老婆亮出了她在国内精心购买的理发工具,上来三下五除二,搞定。那头给剪的,”甭提了“。完了一问才知道,这是老婆的处女作。她得意地问,“如何?”,我对着镜子,咬着牙跟答,“老婆大人整个一高抬贵手啊,九段水准,好的没话讲”。

第二天,顶这那如同被狗啃了般的头发,悄悄的进办公室。同学一见,Wow, you got a haircut, cool"。我心里话了,“是COOL, 那是非常之COOL。COOL的另外意思是冷,知道不”。

十分钟相安无语,他终于还是忍不住了讪讪的说,“Do you know on the corner of 32nd street and fremont ave, there is a barbershop. It only costs 3 dollars"。

太绕了吧,这就是国际友人对老婆大作的评价啊!
11:1994-12:TA

USC第一学期,我做450Compute network的TA。除了判作业,答疑,指导实验,临了还得给老师算学生的最后成绩。

最后一堂课,老师在教室里上课,我呢在手忙脚乱地统计最后的加权分数:作业,考试,lab,  加权,排序,算percentage,最后给ABCD。离下课还有15分钟,搞定。

我还没来得及擦汗呢,教授直接从教室打电话连线到我办公室来了。”Hey do you have the final score?"。我一急,中文出来了,"好了"。尽管我马上回了"Ya,i am done,. I got it" ,从电话那一端,还是清楚地听到学生们吃吃的笑声(你想有那么多老中那)。

等我连跑带颠进了教室,把放有最后成绩的一个大信封交给教授时,台下一片掌声。打开信封前,教授看了我一眼,整了一句,“O,you made it like an Oscar award”。 答,"Yes. Everybody in your class will be an Oscar winner, even though he could win a D"。

那时,我看台下有的学生听到D,脸都绿了。

12:1994-12:英语秘笈

刚来美国,英语听和说都是大问题。TOEFL, GRE分可以很高,绝不等于能用英语交流。尤其是天天跟国际学生混在一起,语音五花八门,听和说难度至少英语8级。

经仔细观察,发现一英语说的不错的老中哥们,逐趋前虚心求教。“俺这武功秘笈一般不跟别人讲,看你小子有心,就传给你吧”。

这讲英文基础是脸皮要厚,越厚越好。诀窍一,说话时,不管对方是谁,心里得有信心,“不行咱拼中文试试,小样!”。绝窍二,对任何话题,当你实在说不明白了,你就加,”You know” 和 “something like that”。就如,“You know,the problem is.... You know, the solution is....something like that"。至于什么是something, 什么是that,那只有鬼才知道。

高人哪!

自此,俺屡试不爽。谁还说废话没用?

13:1995-02:Carpool

求了N个爷爷,告了M个奶奶,谢天谢地,第二学期,终于换成专业,还在USC的ISI (Information Science Institute) 淘了个RA。为了这五斗米,每星期都要从Main Campus去Marina De Ray三天,15+Miles,自行车是不管用了,只有开车。

买了辆旧车,还没拿到驾照。于是找ISI的俩伊朗同学Carpool。大家都有车,轮流开。为了Carpool,我没好意思说我还在学开车。好在哪两个家伙都有驾照,有他们在车上,我开车也合情合法。

鉴于开车的水平还在初级阶段,我选择只走Local,美其名曰,Freeway 10太堵。就这样,开了几回,都挺顺利,慢慢也就放松警惕了。

有一天,我开。因为起的早,俩伊朗哥们一上车(一坐副驾),便都舒舒服服一靠,打起了盹。我一边开一边嘀咕,这也太不仗义了,帮忙看点路啊。不知道,有人开车二把刀啊。

车在Local一路小跑,挺好。正得意间,突然发现,我怎么就拐上了90号高速了呢?我从来没开过高速那。心慌不算,手也难免有点抖(不是一小点)。车一晃,哥们醒了。问”Are you doing OK?",答“Ya. But can you help me watch other cars?"。没人搭理我,有一家伙闭着眼漫不经心了一句,“How many times have you drove this freeway?",俺轻轻的答”I have never drove on freeway"。就这一句,说时迟,那时快,就看俩老兄,一个颌子起身。他们不但帮我看这看那,就差把方向盘抢过去了。等车下了90号,我一看,那个乐,哥俩汗全下来了。

别说,这第一次开高速感觉还挺爽,很成功!只是这幸福建立在了国际友人的汗水上。

14:1995-04:车祸

自十一月以来,又是Thanksgiving,Christmas, 又是New Year,这美国假期太扎堆了,整地我们心都散了。就像沙子,一散就难收。这不,到了四月份的一个星期六,哥几个又凑一起想点子找乐子。那时我等已陆续买了二手车,大家一致通过决议,开两车遛弯UCLA:一来练手,二来会友。

下午五点,两辆车一前一后奔UCLA而去。我们花了整整一个钟头,好不容易走Local从USC摆到了UCLA。兴高采烈扑向朋友住处,空的。友没会上,目的就只剩下练车了。

往回遛,天有点暗了。在Westwood Ave左转时,由于我要跟主车,黄灯拐的急了点,咣当一声,车左角跟一辆对面直行车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接触。当时,车上只有我跟老婆,俩人立马傻眼。晚上灯暗,也没看清被撞的车是什么。当时,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跑。可就凭我当时开车那二把刷子,在那么繁华的一地段,要想成功的甩掉地球人是很困难的。再说,我们都受教育多年,知道,Hit and Run 是要吃局子的。

要搁以往,在这种情况下,老婆大人的语调上挑个7-8度是毫无问题的。可这次,老婆非常笃定,”没事,大不了陪,我出去帮你打工就是了“。估计当时是被撞晕了,她根本就不明白自个在说什么。

路边停好车一看,不是奔驰,就是SUV。我心想”要是咱运气好,撞个奔驰也说不定“。等了半天,也不见有人来。拐个角,才找到了事主,倆年轻女孩,一问,UCLA的学生。一看他们那车,DRIVER面的俩门被刮了一大长溜子,花的没法看了。一问,这是一辆84年的TOYOTA TERCEL。根据俺买二手车时练就的法眼,这车最多也就值2000美子。看他们拿着手机,在那晃来晃去,迟迟也不叫警察,再一追问,敢情他们没有车的保险,想要跟俺私了。

“这个,好说好说”,俺故作大度。兄弟我还没拿到正式驾照那。我就纳闷了,你说说那天俺的运气乍就那么好呢!

15:1995-04:你帮谁?

说到撞车,对方要私了。心里没谱,打了几个律师电话。一听说我当时没驾照,都讲,“你这个case不可能赢。私了最好,对方要什么,你就顺了吧”。

没几天,对方传话,要3000大洋。太黑了,也不想想,把我骨头砸吧砸吧能卖几个钱,郁闷。跟办公室的一老中同学提了。哥们一听,立马跳起来了,”这简直是敲诈!他们一定是欺负你新来乍到,英语不灵光。我绝不能袖手不管。走,我帮你说理去“。

第二天,约好了跟这哥们一同到了对方家里。被撞的车还能开,就停在院子里。这同学一看到那车,指着那几乎全瘪了的车门,问,”这就是你干的?“,答,”是 “。还没进对方家门,这哥们就摇头,”我看算了,你还是陪人家吧,你把人家撞的也太不人道了!“。我心里这个骂,”HEY,你帮谁哪“。

仗着这哥们流利的舌头,把对方的要价压到了2000。回程,他一个劲的表功,”2000不多,人家要是赖上你,一回说头疼,一回说腰疼,那你就真的吃不了兜着走,别上学了,把自己卖了去吧”。
哈哈哈,很好玩。
不过现在的年轻中国留学生都不这样了。人家爸妈给钱,一来就置产买车。世界变化真大啊。
旧日记,很好玩,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I've always wondered how the term "local" got started, since the correct term is "surface streets."
studying in US is really challenging. The culture is quite different n Asian does not have a high social status ther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