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辛巴投资体系研究(作者:whw720)
1 前言
一直想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一下小小辛巴的投资体系,但这又是一个非常难的议题。一是因为思想最难交流,即使读遍他几十万字的巨著,并不见得你所领悟的就是他思想的真谛。二是使用“投资体系”这个词范围太大,又是一个极为严谨的议题,包括投资的方方面面,观察他的操作也许只是体系的一部分。自己的总结与归纳总会有偏颇之处。所以,接下来的文字如果与小小辛巴的思想有出入,或者完全相反,又或者疏漏等等,请各位不要见怪。写下这些东西只是为了自己学习的一个总结和提炼,在如今浮躁的网络世界中,希望不要引来一片骂声就是万幸了。
一个完整的投资体系,我个人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市场、公司、政府、人性……等相关因素完整的认识;
2、完整的研究方法、选股方法、操作方法(买入和卖出);
3、投资组合构建方法、仓位的管理方法;
4、风险的应对
下面就这几点逐一分析与概述其方法,不到之外,多多海涵。还是摘录一下先生本人的话吧:“我的交易体系可概括成三点:首重安全,如不符则一律否决;组合致胜,精选个股,分档低吸,长线持有;控制仓位,保有现金,坚守最后的安全底线。”
2 市场环境的认识
对于市场的认识,读先生早期的文章可以看出其认同如下三点:
1、主动性投资很难战胜指数化投资;
2、通胀是投资的大敌;
3、只有投资那些能长期跑赢指数的超级冠军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当然,这只是早期观点,在这种思想下,可以看出先生挑选无限需求的稳定增长行业,酒、药。银行甚至于强周期的资源股,像神华等。但无一例外,通通是重剑型企业。显示出其对龙头股的偏爱。从去年到今年以来,先生致力于建设一个几十只小盘成长股所构建的投资组合。虽然所占总休仓位很少,但也显示出先生日新月异的转变思想。
对于公司,从冷看成长一文中可以读到,高速增长几乎是“神话”,成长是不可持续的,对于公司始终站在置疑的角度去持有。安全始终是第一要务。
对于政府与指数,从先生的选股与操作策略上来推论的话,关于指数,大盘,政府因素考虑较少,主要是执行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大盘的涨跌并不会影响先生的持有与心情。至于考虑嘛,在个股分析时会涉及到政府策略与发展的关系。
对于知行合一,历来是最难做到的。再美好的梦想,再崇高的信仰,没有很好的具体执行,一切都是空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还是摘录一段话吧:“芸芸众生在股市中做交易,大部分都很平庸,他们的共性就是既没有分析知识与研究技巧,也没有交易理念与系统框架。少部分人形成了自己的交易体系,却还是无法走向卓越,其症结就在于没有原则,缺乏自律,无法坚持自己的交易体系。”
3 股票操作体系
先生的文字,与大多数投资书籍相比,实战性最强。很多思想与操作策略包含在一篇篇精致、严谨的辩股析图里面。需要静静的阅读、慢慢的分析与归纳。曾经部分摘录过几个企业的分析流程,写成一篇文章,不过很少。总结有限,这里既然写了,务必求细致,全面。
3.1 个股选择
3.1.1 选股风格的变化
可以明显感觉到先生早年选股与现在的不同风格。早年选股思路如下:
1、挑选那些能够长期战胜通胀且获利能力较高的行业;
2、从优选行业中挑选获胜概率较大的龙头企业;
3、从优选企业中挑选发展前景较好或者价值大大低估的具体投资对象,定期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这个思路,从先生选择贵州茅台、招商银行、青岛啤酒等股票上面可以看出,早年偏爱行业稳定、业绩优秀、估值合理的龙头公司。当然,这一点即使到现在,从先生制定茅台的买入策略上来看,还是没有改变的。
那么现在变的地方又在哪里,要从先生如今的第二重仓股说起,桂林三金。在该股辩股析图第一篇中提到,除去一概强调的安全外,为什么抛弃人尽皆知、市场认可的白马股,选择次新股桂林三金的原因,用最优美的文字来描述的话,就是:“静夜里飘下的第一朵初雪,虽然很轻、很淡,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轻舞飞扬的第一眼惊艳。人生若只如初见,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个思想的转变,在先生的雪球访谈,关于冷门股的投资中提到,“不是每块戈壁荒滩下都埋着黄金!绝不在他人反复淘金的地方淘金!不要忘记那些初闪即蒙尘的金子”。孤独者生存,注定先生要独僻蹊径,在次新股上下功能,分享成长牛股第一杯羹,亲自品尝自己种下的果实。人只有真正的靠自己成功一次,才能建立绝对的自信。
那么先生又为何喜欢上困境反转股呢?从振东制药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困境反转 业绩成长,形成的戴维斯双击才可以造就十倍的牛股。费雪的成长和格雷厄姆的估值回归两种理论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产生巨大的收益。
从各个投资大佬的风格来看,喜欢次新股、小盘、成长、困境反转等因素的股票显然风格迥异。然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也必定有与众不同的结果。十年一梦,天道即我道,我道即天道。
如果你想比大众拥有更好的表现,行事就必须有异于大众——约翰-邓普顿。
3.1.2 选股的前提-安全
安全是选择股票的第一前提,如何做到安全的前提是合理的估值,算出一个企业的合理估值区间。安全就是远远低于价值的某个地方。
价值投资派中有一种观点是选择成长股,“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一家优秀的企业,远比用便宜的价格买入一家平庸的企业要好得多得多”,即使有这句话,当你从历史数据中冷眼看待所谓的成长牛股中,也会发现,没有安全,所有的成长都是扯蛋。
安全永远第一,成长也应重视,如果不能确保安全,宁愿放弃成长。
安全的价位就像坚实的大地,哪怕你在与天相齐的高度俯看众生,只要你不是站在泡沫的云端,而是站在坚实的山巅,你的心也是安定的。
以一颗安定的心,冷看一切泡沫快速成长并以更快的速度破灭。
3.1.3 合理的估值
估值是买入的前提,也是投资决策最重要的一环。在一篇篇辩股析图的文字中,有好多个股的分析是没有提到企业估值的,这一点,在桂林三金的文章中说得很清楚了。估值方法很多,但任何方法都有其局限所在,随意套用,会产生很大的谬误。
那么是不是可以忽视估值呢?当然是错误的。哪为什么分析很多股票的时候没有估值呢?我个人总结原因如下:我关注到的都是先生这几年的文章,多为次新股,或者困境反转股。这一类股票本身处于困境或转型期,造成业绩与股价同时探底,在这个时候,其各种估值都是非常难看的,套用公式去估值也是没有价值的。宁可相信行业前景与公司质地,也比估值有用得多。
那么先生如何对企业估值呢?观察文章,先生在三一重工中提到周期股的估值、桂林三金中提到对医药等成长股的估值、贝因美中提到对消费类企业估值、启明星辰中提到高科技成长股的估值。从这些文章中得出一二,我先前已经专门写文总结过这些,可以参考《辛巴企业分析摘录-关于公司估值》和《企业估值与分析的一般流程》。
以上总结的两篇文章还有纰漏,需要加上同行业类似企业最低估值对比,这点尤为重要,但是一定要注意类比的企业一定要是上市较久,品牌与市场地位相当的公司。如果拿好想你去类比贵州茅台肯定是不相称的。
从各方面来看,格雷厄姆的公式还是受到偏爱的。但是这个公式在使用的时候最难把握的就是对增长率的推断,因为增长率是基于未来的预测。这里要灵活运用,增长率的采样既要结合企业历史经营情况、自身市场地位,同类企业的增长情况, 还要有一定的折价来判断。增长率里是估值的核心内容。其详细的事例论证参见瑞普生物之一。
估值的目标无非是确定安全边际,得到企业的合理价值区间。不求精确,但求相差无几。因为基本面的分析比技术分析还不靠谱。其中的分寸,不是要做到百发百中,而是要做到成竹在胸。
3.1.4 企业选择的观察点
在先生的雪球访谈中,提到冷门股投资的选择上最重要的三点,其它不止冷门股,任何股票的选择都可以看这三点,分别是:
1、行业要有远大的前景;
2、目标要是细分的行业龙头;
3、企业要真的会赚钱。
对于那些业绩下降的困境反转股票,估值基本做废,观察公司才是最重要的。企业在遭遇困境时,质地和行业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身能否走出困境。外人眼中辛巴选择了一大堆垃圾股票,可谁又通知道当年蒙难的贝因美和数字政通挖掘。茫茫人海、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同理洞察入微、观事极明、慧眼识珠者又有几人。
机会总在你身边,机会总是以困难的形式出现。还记得三笑情缘中的会心一笑吗?当白天鹅落难来到你身边的时候,你做好会心一笑的准备了吗?
3.1.5 不同类型企业的着重观察点
3.1.5.1 周期型企业
1、首重周期,看准行业周期盛衰转换是第一要务。
2、衡量赚钱能力与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数据是毛利率;衡量度过萧条期的能力主要在于资产负债比;衡量财务安全与经营能力的主要指标是存货周转率与应收帐款周转率;衡量发展能力与市场份额增减的主要是净利润增长率。
3、在周期性行业内,选股一定要挑选最强、最优秀、最能抢占别人市场份额的那个。千万不要选择第二,第三等表面看起来便宜但实质质量很次的公司。
这里加一点自己观点:近来茅台的暴跌,充分证明即使我们心里根深蒂固的认为茅台是稳定增长行业的公司,其实也是有周期的,大众的认知是存在缺陷的。服装、白酒等行业都有其不明显的周期股特征。
最后强调一点:周期性股票的最大危险,就在于你把它误当作快速成长股或者稳定增长股
3.1.5.2 稳定增长行业
稳定增长行业要有相当长时间的稳定增长史,参考其历史最高与最低价格与牛熊的表现,以此来判断企业的合理估值区间。行业地位、品牌影响、企业优秀程度至关重要。
另外,在伟星股份四的文章里面,先生有对牛熊市一个判断和操作,极为经典。现在贴出来用于珍藏。
“稳定增长股的作用还不仅表现在熊市牛股的表现上,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熊市。
熊市可怕的地方,在于很多人在一开始时,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是一个熊市,即使有跌一些,很多人都认为不过是上升的调整而已(我也同样看不出来),所以会一直持股下去,经历过几次下跌时,大家才明白是身处熊市中,可是因为被套百分之三、四十,很多人已经抽身不得了(很多时候,我也无法动弹),想要熬过去。
可熊市的残酷却在最后,已经深跌了大半年,市场却在最后阶段加速下滑,越不卖越跌,只到跌得大部分人都忍痛出局,才算玩完。
所以,虽然在熊市中,我也经常搞不清楚市场状况,但是只要看看手中持有的几类股票的表现,我就大致明白现在是什么状况:
如果是周期波动股走牛,稳定增长股落在后面,那一定是牛市,我通常会在周期波动股涨过头时,掉头回来买入稳定增长股,既守住利润,又享受稳定增长股的补涨及准备度过熊市。
如果是稳定增长股逆市上行,而周期波动股却不管市盈率多低却一直萎靡不振,那么多半是身处熊市中,我通常会在稳定增长股登峰造极的时候,撤出大部分资金,然后回避最后的熊市大跌,并开始寻找抄大底的机会。
不少长期看我博的人,都知道这个实证过程。
以上几段内容,是我这些年闯荡江湖总结出来的最有价值的实战经验,它解决了两大问题:
1、怎么看出是熊市(不要跟我讲看指数,从指数看出来的都是事后诸葛亮);
2、在熊市如何避险,以及最后怎么避熊市牛股的最后杀跌之险(关键点在于,大家都认识到了这是一个熊市,而熊市牛股却登峰造极,这时候,我就基本确认了。也不再寄希望再涨个一倍、两倍的,而是回收资金,既可以回避稳定增长股的最后杀跌,同时可以等待那些翻三、五倍以上的机会)”
3.1.5.3 伪稳增行业
这个概念是辛巴首创,特意拿出来做为一例。在伟星股份的分析中,产生提到了这一概念,也是价值投资者最容易犯错的一个地方。
如果是这类企业中的优秀公司,其业绩波动相去较小,经营历史异常优秀,增长不断,价值投资者很容易会判断其为成长股,这样就大错特错了。
对于企业属性的判断,除去分析其过去经营业绩外,还要站到宏观的层面、长远的角度去分析这个行业的属性。围绕着大众吃喝玩乐穿的不一定是周期股。
延伸思考:最近,李白雨写了一篇文章,《当心稳定成长行业的无周期陷阱》从这里可以看出,任何行业,任何公司都存在一定的周期,或强、或弱。或与市场环境相关,或与原材料相关。或者是因为公司太小,发展迅速掩盖了真相,又或者行业所处的时期不周。总之,细心思考,突破大众的思维误区,建立起自己的完整思维体系,至关重要。因为身处思维误区,就会对风险视而不见。
最后强调一下,大众的思维误区会造成股票有很大的机会,而个人的思维误区会造成灭顶之灾。
接录几句话:“我无法预见未来。但是,却可以在理性估值与价格波动的权衡中,寻找安全的价格。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奔跑,而是奔跑的方向。交易最重要的不是预见未来,而是安全的价格。”
意味深长,却有很多人血的教训。
3.1.5.4 困境反转
首先,保定企业能活过来,如果判断它能否活过来,先是好行业,再是低负债。
必须等其跌透,机构都走了才进场
依据业绩反转的事实才行动。
长期享受困境反转与业绩成长的戴维斯双击。
提醒:风险极高,没有很强的经验不要碰。
3.1.5.5 成长型企业
这里的成长股专门指哪些快速成长(增速超过15%)的公司,它们是价值投资者的宠儿、是复利的实现者、是用什么价格购买都不会错误的企业、是机构热棒的对象。事实上,真的吗?
这里要告诉的事实是:成长股99%是陷阱。因为成长是不可持续的。
安全才是王道,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买入成长股。如果等不到,宁可不买。
每半年对其成长股置疑一次,判断一下它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