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贴] 評論:房地產要調控到民眾滿意的“政治水準”

2011年11月26日 作者:劉歡 羅鑫 來源:新華社北京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 評論:房地產要調控到民眾滿意的“政治水準”

    新華社記者 劉歡 羅鑫

    當前,中國內地房地產價格終於出現了下降勢頭。然而,一種聲音急迫地冒了出來,要求政府放鬆房地產調控,否則房價下跌會影響到金融、經濟甚至社會穩定。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甚至變相放鬆調控。

    此種言論極不客觀,此種做法極不正確。國內外多項研究表明,中國一定幅度的房價下跌對金融、經濟影響有限。而近些年房價高漲引發多重矛盾,證明危及金融、經濟和社會穩定的恰恰是居高不下的房價。

    在中國,房地產價格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中國政府應該繼續堅定不移地進行房地產調控,讓過高的房地產價格回調到符合經濟規律的“經濟水準”和讓社會公眾滿意的“政治水準”。

    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針對當前房價水準,四分之三的居民認為“過高,難以接受”,較上季提高1.3個百分點,為2009年有調查以來的最高值。

    央行歷次調查中,認為房價水準“過高,難以接受”的數據總是維持高位運行,其背後是近些年一路飛漲的房價與民眾的無奈。為此,中國政府多次進行樓市調控,並於今年出臺“限購”等一系列政策,取得積極成效。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報告,10月份中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數量達到34個,比上月增加了17個;價格環比持平的城市有20個;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2%。

    “限購”等一系列政策出臺後,引發了一些爭議。有人認為,“限購”不合乎市場經濟規則,是政府在干預房地產市場。在調控政策剛剛開始取得成效後,又冒出了房價下跌將衝擊中國金融、經濟和社會穩定的聲音。

    眾所週知,住宅並不是一種簡單的商品,它還具有另外一種和百姓生活休戚相關的屬性——社會屬性,過度依賴和縱容房地產市場無限制地發展,都將促使其對社會穩定和百姓城市生活幸福感造成莫大傷害。

    居者有其屋,這是政府對公眾的起碼承諾,將房地產問題“政治化”,其實也不是中國特色,全世界幾乎所有的政府都把房地產當作政治問題來對待,一些國家甚至把擁有住房和享有居住的權利寫入了憲法。

    最新的壓力測試結果顯示,即使房地產抵押品重度壓力測試下跌40%,中國房地產貸款風險仍可控。IMF亦指出,房價下跌30%對中國銀行業僅會產生“有限的衝擊”,令總體資本充足率下滑不到0.25個百分點。

    當前,房價上漲勢頭得到明顯遏制,房地產價格出現了鬆動,這是房地產調控取得積極成效的證明。同時也要看到,房價上漲的短期和長期潛在壓力仍然較大,大部分城市房價依然處於高位,買賣雙方仍處於觀望和博弈階段,市場陷入僵持和膠著狀態,調控效果全面顯現還需要一段時間。

    中國下調房價是國家既定的政策,調節後的房價將使民眾能夠接受,也使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對於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措施的執行,決不能有絲毫地動搖,期望任何藉口的半途而廢,均是絕無可能。(完)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主办的新闻网站人民网上周也曾转引天涯社区的一篇评论文章,严厉批评呼吁政府放松房地产调控的房地产商、专家是一群“利为已所谋、权为己所用”、“不顾民众死活贪得无厌”的人。

  新华社昨天的评论文章更着重把中国高楼价问题拔高至“政治问题”的层次,向市场、民众尤其是依靠“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发出信号:中国政府打压房价的决心没有松动,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
haode haode
me has no house there
let it down to 75%
~心宽灵深爱永远~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