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基础分析] 金融海嘯摧毀一代投資者

本帖最后由 何鸿燊 于 2010-11-28 21:20 编辑

[2010-11-27]
2008年6月初,Leanne Chase趕在雷曼兄弟倒閉近乎引發恐慌前撤出了股市。她說,她和丈夫那時都感到了網絡泡沫時期曾有過的感覺:市場變得「好詭異」。儘管夫婦倆之前也曾在股市進進出出,但現年42歲、自稱保守型投資者的兼職顧問Chase說,她不打算再回去了。





「有時候本來可以賺更多,而我收手太早,要麼就是早收手更好,我卻出得太遲——這都讓人很崩潰,」她說,「股票不是投資,而是賭博。」

散戶曾經對股市投入的信念與金錢都已嚴重縮水。過去10年間股市的兩次重大崩盤,都離不開神秘事件與錯綜複雜的交易案例,這已經造成對華爾街的普遍質疑。很多人現在認為,華爾街比輪盤賭也好不到哪去。

路透社報道指出,最近的一次暴跌,讓股市在網絡泡沫破裂後的2000年代期間漲幅全部化為烏有。現在讓人擔心的是,「失去的十年」將造就「失去的一世代投資者」,這些人規避股市的程度可能達到大蕭條以來之最。

這種情況如果發生,較小型投資者可能會相安無事——但並非毫無關係。專家擔心退出股市可能導致人們無法為退休做好準備。

由於規避股市,他們可能也協助打造了恰恰為一般投資者所深惡痛絕的市場型態:交易量低,走勢由即日買賣推動,極易突然轉變方向。

但顯而易見的是,無論許多美國人以前對股票多麼濃情蜜意,這種「情意」已不復存在,至少目前是。
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的資料,截至2008年底,隨著股市大起大落,撤出股票共同基金的資金規模高達2340億美元。2008年最後一季的典型特徵是市場在尾盤時下滑,主因大批客戶突然要求贖回,迫使共同基金拋出股票來籌集現金。去年,即使市場回穩,投資者仍持續撤離。當時,最糟階段似乎已經結束,整體撤離股市的資金僅90億美元,而且資金開始回流進入國際股市。

但資金撤離的情況在2010年再度惡化。ICI估計,今年截至8月底止,共同基金流失的資金已達190億美元。9月時,股票基金已連續第五個月呈現資金外流。

這種現象通常只會出現在重大事件之後: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期間,曾經連續七個月資金流出,而1987年10月發生黑色星期一股市大跌之後,則是連續八個月資金流出。這次或許要歸咎於5月的閃電崩盤事件。

投資者大部分是避開股票,轉而擁抱債券及其他固定收益資產的安全感,放棄獲得高報酬的可能性,換取穩定性。

債券型基金2009年吸引3760億美元的天量資金流入,2010年截至8月底止,估計又有2160億美元流入。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疏離股市 過門不入

雖然根據花旗集團的資料,股市的90%是掌握在兩成最富裕階級人士手中,但資本主義在公開資本市場成為一種民主的印象,一直是美國夢想的一大要素。如今,就像當年步入大蕭條之後的情況一樣,或許一整個世代的投資者已經變得與股市極為疏離。

波士頓飾品珠寶商Sol Malkiel在1929年股市崩盤時,損失了僅有的一點資金,當年的經歷讓他畢生都不願再碰股票。

將近半世紀之後,他的兒子——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Burton Malkiel,卻出版了一本書,成為20世紀鼓吹投資股市的頭號功臣之一,為那一代美國散戶投資者提供了學術派的理由。

路透社報道指出,如果每波多頭市場都各有學術界大將的話,從1982年開始的那一波將近20年股市大多頭行情,Burton Malkiel絕對是其中的大將之一。他在1973年出版《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今年稍晚即將發行第10版,根據出版商表示,這本書已經賣出超過150萬本。這本書認為,散戶投資者僅僅只要挑選一個涵蓋範圍廣泛的股票指數,長期績效就可以打敗專業人士。

坐在其位於普林斯頓的辦公室內,Malkiel相信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候捨棄入市恰是投資者絕不該採取的做法。他擔心一些投資者可能再也不會投入股市,極類似他父親在1929年大崩盤後一樣。

「家父的資金不多,但在是次大崩盤時錢全數盡失,此後再也不想投入股市。這是個嚴重的錯誤,任何曾在1930和1940年代買進股票的人,都獲得極佳的報酬,」Malkiel說。「我們很可能產生了另一個不想碰股票的一代。這在1930年代就是個錯誤,我想今天這麼做依然不對。」

也有人指出,美國最大一個族群年齡漸長,是這股趨勢的罪魁禍首。

戰後嬰兒潮一代於2006年開始到了離開職場的年齡時,ICI首席經濟學家Brian Reid開始注意到這股轉向更保守投資的趨勢。經過20年來投資股票以準備退休積蓄後,嬰兒潮一代逐漸將手中投資部位轉向固定收益資產,以確保握有足以維生的穩定資金流。

這股轉變也是本世紀遭遇首度崩潰,即網絡泡沫崩盤餘波的一部分。近年來房市和金融危機更讓投資者卻步,使他們此後一直從共同基金出走。

這迥異於1990年代的情況,當時投資者的資金大量湧入共同基金。「當然,一如大家近10年認為房價絕不會下跌一樣,1990年代時外界鹹認為股市絕不可能崩跌。」Reid稱。「但我們已學得教訓,知道這兩種看法都不正確。」
本帖最后由 何鸿燊 于 2010-11-28 21:22 编辑

股價便宜 市盈率低
[2010-11-27]

隨著股市在2009年開始企穩,分析師預期散戶資金洪流重返市場將引發股價飆升。雖然那並沒有實現,但市場還是上漲了。標普五百指數較2008年初危機時所觸及的低位上漲了77%左右,該指數仍較2007年10月的紀錄收市高位低約23%。
散戶資金減少到底妨礙的是市場實際表現還是僅僅是市場人氣?這值得商榷。從理論上講,打算長期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入市,應會推高股價並抑制波動性。
分析師稱,散戶逃離股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當前的市場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企圖快進快出牟利的交易商對市場影響大於基本面。最終會導致成交量偏低,而易受消息、謠言左右的潛在不確定性增高的局面。
這其中還有預言自我應驗的意味。ConvergEx Group首席市場策略師Nicholas Colas稱:「由於散戶越來越少,市場大部分交易都是基於艱深難懂的交易策略。」他舉出了高頻交易應用日益增多的例子。


當前市盈率仍然低迷。湯森路透資料顯示,標準普爾500成分股市盈率約為2011年獲利預估的12.3倍。Bespoke Investment Group資料顯示,1960年以來該市盈率一直在16.4左右,反映出當前股價相對較低。
「過去10年股市有過兩次大跌50%的經歷,對市場心理和人們對股市的看法產生了深遠影響,」T. Rowe Price投資組合經理David Giroux稱。「隨著時間推移,這可能對股市市盈率造成一些下行壓力。」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本帖最后由 何鸿燊 于 2010-11-28 21:32 编辑

散戶變保守 害怕虧蝕
[2010-11-27]

對已經退休的Roger Potyk上校而言,5月美股閃電崩盤是讓他忍無可忍的最後一擊。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時,Potyk與妻子對該投行債券的投資損失了7.5萬美元。即便如此,這對夫婦還是保留了股票共同基金等其他投資。隨著2009年股市反彈,加上Potyk找到了兼職工作,他們又有能力彌補部分虧蝕。

但看到道指5月發生的閃電崩盤後,Potyk撤出了股市投資,轉投固定收益資產。

「我們對其他損失變得敏感之後,(股市)對我們而言有些承受不起,」Potyk說。「我們說過要竭盡所能過得快樂,明白不會一早醒來市場就上漲10%,但也不會下跌10%。」

Potyks不是唯一一個因為此次股災而產生動搖的人。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的每周估算資料顯示,5月股災之後共同基金連續22周有資金流出,直到10月中旬方算止住。

Dario Caloss在2007年將共同基金出脫,正靜候不確定性排除以重回市場。

他原本計劃在道瓊指數回到8000點時重新入市,而道瓊也在2009年5月有效重回該水準。但他承認,他退居觀望的期間較原本計劃要久,因其等待著經濟趨穩。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