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艾灸就会上火。嗓子痛,眼睛干,唇舌起泡、口腔溃疡,甚至还会失眠、便秘……各种上火的迹象,总之很难愉快地艾灸。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人却可以通过艾灸感受到能量的吸收,感受到身体阳气的升发,身体状态越来越好;并且可以每天艾灸都不会上火:
有一位失眠27年的患者来门诊看诊。这是一位40多岁的男性,从大学时候开始失眠,当时因为考试等原因压力大,开始出现失眠,没想到这些年严重的失眠一直困扰着他。27年来,多方求治,中药、西药、练功、膏方……他甚至为了解决失眠困扰,修习打坐功夫,可以一坐坚持8小时,很遗憾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之前也试过艾灸,但是一灸就上火。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常年失眠,阳浮于上,中焦又是瘀滞的,没办法引火下行,身体不通,艾灸没有吸收点,艾热在体表堆积,怎么能不上火呢?
后来经过中药、刺络、艾灸的综合调理,尤其是他找到了吸收点之后,坚持连续艾灸6个多月,每天灸。他是上午10点上班,每天早晨起床之后会悬灸1小时左右;周末的时候悬灸2~4小时不等。
中医说失眠的主因是“阳不入阴”,他失眠近30年,每天晚上就是能够感到阳浮于上,脑子非常非常清醒的状态。经过这段时间的艾灸,他切切实实体会到了阳能够下行,能够入于阴的感受。晚上也逐渐可以安稳入睡了。
吸收是悬灸的关键,不然艾热在体表堆积,就是上火的根源。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找到“当下的吸收点”。首先我们要理解,经络、穴道都是活的,我们每个人的穴位都不是按照解剖学定位来长的。
如果把经络比喻为地下暗河,那么穴道就是这条地下暗河通往地表的井口。找到这个井口,并且井口不是淤堵的,地下河不是淤堵的,这样的身体才是通畅的,这样艾灸的能量才能够通过这个井口,经由地下暗河,能量渗透入血脉、骨骼、脏腑。
那要怎样打开“井口”,让能量都被身体吸收而不至于上火呢?
1、通瘀
如果身体有瘀滞,建议经常揉腹来通中焦;还可以采用刺络拔罐、刮痧、穴位点按、针灸等方法来疏通身体的瘀滞,让“地下暗河”没有那么多淤泥。
2、灸透
如果没有条件用上面说到的这些方法来疏通经络,那么艾灸一定要注意“取穴少而精”。不要一次灸很多穴位,每次专注于2~3处,把单独的点灸透。艾灸也能化瘀、疏通,但是用的是温和而渗透的力量。
3、温和
“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很多人越灸越虚,就是犯了壮火食气的问题,以为艾灸温度越高越好。其实悬灸用的是温和而渗透的力量,关键在于吸收,温和才有助于穴道打开,有助于身体吸收,所以温度不要太高。
4、上下配穴
初入门的时候,要注意艾灸的顺序,“先背再腹,先上后下”——即按照先灸背部、上部,再腹部,再下肢的顺序。每次选取2~3个穴位,注意上下配穴。
5、重视下焦
上热下寒是现今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这样的体质,日常一定要注意避风保暖,尤其是下肢的保暖。艾灸时候可以多在下焦取穴、日常泡脚、按揉涌泉,来引火下行。
我们上面的分析主要是针对悬灸而言的,艾炷灸有不同之处,这里不展开讨论。另外,如果是易上火的体质,初入门的时候,尽量少用灸盒。因为灸盒本身不容易吸收,易上火。
如果实在没时间,想要用灸盒,注意一般用1~2个即可,不要用联排的随身灸、多孔的木质灸盒等。
身体越通透,艾的能量越容易吸收;艾灸本身也促进身体的通透——这是一个积极正向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