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缘由
在马来西亚,印度族群其实并非单独一个群体,而是
多个来自南亚大陆群体移民后裔的总称,不过
基于淡米尔(Tamil;泰米尔)裔占大多数,约85%,
由此“印度裔”在马来西亚往往泛指——淡米尔裔。
淡米尔裔印度人虽然有移居东南亚有数个世纪的历史,不过
今日大多数马来西亚淡米尔人的先辈
是18、19世纪由英国殖民者从南印度带来的,作为橡胶树种植区的劳工,
今日约60%马来西亚的印度裔即是这些劳工的后裔,
而这些印度裔大多数为——印度教徒。
自198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经济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不过
印度裔的经济并未获得足够的提升。
一些种植区发展成半城镇或城镇,印度裔印度教徒因为丧失了种植区的工作
而有的搬迁至其他城镇,
或留在已经不再是橡胶树种植区的城镇。
淡米尔社群的寺庙、神祠
有的在这些地区保留着、
有的被搬迁;
部分城镇的人口结构上有着转变,
一旦寺庙搬迁至马来穆斯林较多的地区,或在这些地区建造印度教场所,
在偏激穆斯林的眼里,是挑战伊斯兰教的地位,
而牛头示威事件,即是在此背景之下发生。
另一方面,在面对失去胶园种植区工作的背景之下,
部分印度裔无法找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
而倾向于加入帮派犯罪活动。
在民族往往和宗教画上等号的状况,
一旦印度裔当中有犯罪行为,较容易被其他族群视为——犯罪或和印度教有关,
尤其是一些印度帮派采用印度教符号、仪式,如
Geng 35这类帮派都采用印度教神圣符号作为标志,
很容易让非印度教徒,尤其是穆斯林
对印度教产生负面印象。
无可否认,在近年来全球穆斯林有保守化,甚至是极端化的倾向,
而在东南亚地区的穆斯林,包括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的,
也受到了影响。
随着瓦哈比(Wahabi)与萨拉非(Salafi)思想在穆斯林之间的传播,
以更为保守的态度诠释宗教,也主张“伊斯兰至上”。
这个趋势在1980年代开始,即
同时得到政治当权者和反对党的支持。
在前首相马哈迪执政的22年间(1981年至2003年),
国阵的巫统和反对党伊斯兰党,竞相证明——自己更具伊斯兰色彩,导致了保守主义浪潮的兴起。
伴随着日益升温的马来民族主义,在极端的例子里
马来穆斯林会敌视其他宗教的信徒,
这更是提升了非穆斯林群体的不安。
瓦哈比与萨拉非思想,尤其在城镇、半城镇之间的穆斯林有影响力,
而工艺大学的教材争议,即是这种思想的展现。
随着保守、偏激的思想在部分穆斯林中传开,冲突的频密性也可能增加,、
在以偏激视野诠释伊斯兰信仰,认为
对抗伊斯兰教以外的宗教为盛战(jihad)的一部分,
加剧了与其他宗教冲突的事件,这体现在
学术机构教科书对印度教徒的歧视,
或是破坏印度教寺庙这类极端的例子。
目前部分伊斯兰宗教教师(Ustaz)、教令宗教司(Mufti)、经学家(Ulama)等,
虽然并未名正言顺声呼吁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对抗,但
言论中对印度教徒的歧视却屡见不鲜,足以影响马来穆斯林的思维。
印度教徒作为经济、政治上的弱势群体,并未构成对马来穆斯林的严重威胁,
而可以预测的是
虽然未来两个宗教信徒之间仍然会有摩擦、冲突,
但基本上都会是小规模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这样的冲突不应该也不能被减缓,
毕竟虽然是小规模的冲突,但难保一
些偏激分子为这样的冲突升温,从而扩展到与其他民族、宗教信徒的冲突,
对马来西亚民族和谐、经济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