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恶心的民国文人胡适

与中国无关的三国演义—— 【洋关故事】之三

马前卒

“中国已没有很大的国际侵略的危险了。……所以我们现在尽可以不必去做那怕国际侵略的噩梦。"

1922年中共提出的收回海关主权,打倒帝国主义的主张,胡适大师反对这一意见,义愤填膺地发表了上述言论,代表人民振臂高呼:

“人民只觉得租界与东交民巷是福地,外币是金不换的货币,总税务司是神人,海关邮政权在外人手里是中国的幸事!”

下面就是胡氏中国人民眼中的神人列表。神不神倒在其次,只是神人显然不能是中国籍。
http://bbs.wenxuecity.com/joke/1006901.html
梅乐和带着这样的使命,从1929年到1941年执掌中国海关,在向帝国主义输送利益的同时,给予蒋介石足够的财政支持。最典型的操作就是关税余额(一般简称“关余”)的重分配。

所谓关税余额,是优先偿付对帝国主义赔款与外债后,中国海关的剩余收入。辛亥革命后安格联将钱存入汇丰银行,用来支持英国资本。没有他的批准,中国政府一点也不能动用。

这笔钱的分量极为可观,1931年(民国20年),中国海关总收入2.6亿两关平银,两年就足够还清辛丑条约本金,折合国币将近3.8亿元。



3.8亿元是多少钱呢?

1931年(也就是下表的民国20年)民国财政总收入不过6.3亿元,关税占到了蒋介石政权财政总收入的60.9%。清政府与北洋时期虽然怕洋人,但至少还能对内地一些省份收些农业税、工商税,政府对关税的依赖远没有达到蒋介石政权的程度。对于蒋介石的财政状况,梅乐和一句话就能概括:

“中国国库收入,以关税为大宗,实为国家命脉所托,中央军政各费大抵取给于此。”

我还能用更简短的话概括一次——“旧中国政权,一个比一个更买办化”

1929年开始,大英帝国中国海关允许蒋介石政权使用关余存款。自从辛亥革命安格联窃取关税余额,北洋政府做梦都希望能花到这笔钱,蒋介石一步就实现了北洋政府的梦想。

而大英帝国将这笔钱回馈蒋介石,当然不是良心发现,恰恰是因为蒋介石政权有用——中共打算彻底收回海关主权,绝不能让他们上台,必须扶植一个镇压革命效率最高的中国军阀。

蒋介石有了大英帝国的财政支持后投桃报李,积极围剿革命,发动了旧中国最“奢侈”的一场围攻战——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役。战役结果证明,梅乐和的选择非常正确,大大推缓了中国革命成功的时间,很好地维护了大英帝国在华利益。蒋介石政权一方面坚持偿还庚子赔款,外国恶债,另一方面即便名义上取回了关税自主权,依然采取了异乎寻常的低关税政策。

然而,梅乐和的麻烦不只是红军根据地。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入侵东三省,1937年全面侵华,英国在远东扶植的二等帝国主义开始反噬主人,和自己曾经的大哥争夺殖民地。梅乐和背后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吓阻日本,只能选择妥协与绥靖。正如同期德国在欧洲的扩张,大英帝国已经不想再挑头镇压新出现的工业强国了。

于是,慕尼黑协定使英国首相张伯伦成为千古笑柄,梅乐和代表中(da)国(ying)海(di)关(guo)也制造了抗日战争中荒唐的一幕。

1932年,在东三省沦陷于日寇之手时,梅乐和这个中国官员竟然跟日本谈判,只要日本承认总税务司的行政权力并且按时交纳英法美等国的外债份额,就承认东三省海关的剩余收入归日本所有。梅乐和还表示,愿意说服南京中央政府承认这一事实。

1938年,南京大屠杀之后,梅乐和为了所谓海关的完整性,代表中国和日本签订了《关于中国海关问题的协定》。

这个协定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只要日本履行占领区海关债务赔偿问题,那么非占领区的海关依然会向日本交付【庚子赔款】。

换句话说,不仅东三省的海关余款归日本,其他未占领区也要继续给日本提供军费,支持日本侵略自己。这笔钱一直付到1941年日本对英美宣战为止。

蒋介石一直希望外国列强来干涉日本的侵略,然而英国和日本妥协,根本不需要和蒋介石打招呼。对于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国来说,只要保住在华现有利益,日本爱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