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乙肝疫苗是用人的血液来制备的 乙肝疫苗的类型
980年8月15日,希勒曼发现生产部门有人为了提高疫苗的产量而稍稍改动了他的灭活程序。因为没有办法检测是否存在微量的活的乙肝病毒,所以改变程序后生产的乙肝疫苗就不能保证安全,这样接种的孩子们就会有危险。他把生产车间的人叫到一间没有空调的小会议室里,用一连串脏字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生产程序不能改动。不少没有遵照他的要求工作的员工被他炒了鱿鱼。
希勒曼给包括克鲁曼、克鲁曼的妻子和九名默克公司高级主管在内的志愿者接种了乙肝疫苗,之后在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一千名同性恋者中进行试验,证明接种疫苗后比不接种疫苗少75%患肝炎的机会。
1981年,饱经磨难的乙肝疫苗终于获得FDA的上市批准,医学界对这种疫苗的态度一直很谨慎,尽管这种疫苗属于最安全的疫苗之一,但由于疫苗是用人的血液来制备的,人们还是对它的安全性表示怀疑。当然,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商业化的乙肝疫苗,也是人类对抗乙肝的一次革命性突破。但是,有限的来源和高昂的价格,使其难以在大众中普及。
革命性地变革了乙肝疫苗制备工艺的是转基因技术,人类设法分离出了乙肝病毒表达抗原的基因,并将其转移到了酵母菌中,使得酵母菌可以合成乙肝抗原。酵母菌很容易大量繁殖,这一技术最终解决了疫苗原料的来源问题,使得疫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1986年,转基因酵母乙肝疫苗获得FDA的上市批准。此后,同样利用转基因技术,人类将乙肝病毒抗原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细胞中,获得了多种乙肝疫苗的生产技术。
1994年,乙肝疫苗生产技术被引进中国。1997年,利用酵母菌的转基因乙肝疫苗被正式批准生产。被乙肝大国帽子困扰多年的中国终于获得了向乙肝宣战的有力武器。此后,中国投入大量资金,开始大规模免费接种和补种乙肝疫苗,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1987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感染率为10.1%,到2006年,这一数字被降到1%以下,超过2亿儿童得到乙肝疫苗的保护。
乙肝疫苗的类型
血源性乙肝疫苗是采用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血清或血浆作为原料,经过化学浓缩,提纯其中的表面抗原,而制成的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由于已感染乙肝病毒,在此情况下,再抽取其血浆作为乙肝疫苗原料,对携带者的身体健康有损害,疫苗的生产受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血浆来源和质量限制,无法大规模稳定生产,在表面抗原阳性血浆的采集、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存在着引发血源性传染病的可能,在血源乙肝疫苗的生产过程中,虽然采用三步灭活工艺,但是三步灭活不足以将血源中所有已知和未知的潜在致病因子全部灭活,难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血源乙肝疫苗受种者绝对安全。这种疫苗现在已停止使用。
基因工程疫苗是一种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亚单位疫苗,它系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乙肝病毒表达表面抗原的基因进行质粒构建,克隆进入啤酒酵母菌中,通过培养这种重组酵母菌来表达乙肝表面抗原亚单位。这种乙肝表面抗原亚单位具有原料易得、产量大、安全、高效等特点。美国默克公司研究的此产品最早获得美国FDA批准。国内生产此产品的技术均从其引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