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不够朋友赛珍珠)都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每个人得奖都不该成为问题:
赛珍珠不够朋友
来源: 淡黄柳 于 2018-10-04 07:47:34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275 次 (8832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赛珍珠很小时,随传教士父亲到中国,所以她的汉语英语都是母语。她原名为 Pearl Sydenstricker,所以她为自己取的汉语名字为 赛珍珠。懂得一些洋文的都知道,这个汉语名字是完全从她的英文名字转换过来的,转换的巧妙,胜过其他所有的汉学家的汉语名字。
赛姓起源于元朝,祖上为色目人赛典赤,成吉思汗西征时为其帐前护卫,后为将军。忽必烈平定云南后,派赛典赤出任云南平章政事。赛在云南政绩卓著,受万民敬仰,使云南顺利归并于中华。
赛珍珠后来结婚以后,名字为 Pearl S Buck, 加上了她的夫家姓。
我认为赛珍珠最值得一提的是她把水浒传翻译成英文,书名翻译成将书名定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即《All Men Are Brothers》)。其次是她凭借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于1932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1934年小说被拍成电影,影片中女主角获奥斯卡金奖,后在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值得强调的是,1934年,当好莱坞前来中国拍摄根据《大地》改编的电影时,南京政府官员出面表示了不满,尤其是对《大地》描写了饥寒交迫的农民、小老婆、土匪抢劫等情节恼羞成怒,政府官员决心阻止拍摄任何让他们感到尴尬的镜头。后来,赛珍珠指责当地政府在摄制组离开中国时,焚烧了上海的摄影棚,往电影胶片箱子上泼硫酸。电影胶片到了美国后几乎全部得重新拍摄。
我不知道我们华人为什么对诺贝尔奖那么情有独钟。赛珍珠以中国题材的小说获奖不假,但是如果说她的获奖小说对得起我们炎黄子孙,却是岂有此理的。
最近刚有瑞典电视台的辱华视频,以其中的“一边就餐一边排泄”最为恶劣。然而,当有洋人看了莫言的红高粱以后,问我:你们中国的酒里真的有尿吗?我却无言以对。我不知道这尿,对于莫言的诺贝尔奖有多重要,我却知道赛珍珠的小说里,有那么多是靠伤害我们中国农民的朴素感情来打动西方世界的。
她误以为水浒故事中的人肉包子是中华饮食的一部分,她有意无意歪曲“闻到狗肉香神仙也跳墙”的俗语。所以,当她的小说面世以后,还在获奖之前,就有许多文学大腕表示愤慨了。
和莫言一样,赛珍珠是二三流的作家,然而成功地把握了西方世界对异国猎奇心理,终于获得成功。在把文学视为神圣殿堂的那些文学大师眼里,她却是一个失败者,甚至是一个小人白眼狼。我说的客气一点,是不够朋友。美国大诗人罗伯特·福斯特曾说:“如果她(赛珍珠)都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每个人得奖都不该成为问题。”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威廉·福克纳甚至更为尖刻,说他宁愿不拿诺贝尔文学奖,也不屑与赛珍珠为伍。
鲁迅先生认为,赛珍珠的《大地》是“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并且轻蔑地说赛珍珠:“她亦自谓视中国如祖国,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竟是一位生长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立场而已。”茅盾则批评过赛珍珠的小说歪曲了中国农民的形象。胡风则批判赛珍珠把握不了中国农村的经济结构,不能揭示中国农民悲剧命运的根由,忽略了中国与帝国主义间的矛盾,而去美化外国人。胡风甚至做出结论说:“《大地》虽然多少提高了欧美读者对于中国的了解,但同时也就提高了他们对于中国的误会。”巴金对赛珍珠也持厌恶的态度,他曾坦率表白:“我从来对赛珍珠没有好感,她得了诺贝尔奖金以后还是原来的赛珍珠。”老舍是和赛珍珠有过接触的作家,他的几本代表作都是赛珍珠帮助联系译成英文出版,但他好像也没说过赞扬赛珍珠的话。
这种不屑的态度也许代表了部分知识界人士的态度。《大地》并没有因为作者在中国生活、写中国的事获得世界文学最高奖而在中国热起来。反之,由于舆论的影响,赛珍珠还受到理应得到的冷遇。
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是谁的原创,说赛珍珠的名字是仿效赛金花的名字而来。当然她自己取中文名字时,应该知道赛金花这个人,但她显然不在意。现在,某些崇洋派认为这样的比照是对不住赛珍珠这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而我认为,其实是委屈了那一位清末民初的名妓赛金花。不过有一点共同处是,她们都是国际人物——赛金花因为和瓦德西有一腿出名。有个朋友说,去安徽黄山旅游,发现当地两个故居:胡适的故居很简陋、冷清,而赛金花的故居却很排场、热闹。看来一个名妓比名文人更容易受到关注。
也有人以她曾经加入中国国籍说明赛珍珠真心热爱中国是毫无疑问的,这些话川普总统一定不爱听的。加入国籍也许不能够联想过度吧。
赛珍珠这个受到国共两届政府口诛笔伐的“反华作家”,到了改革开放矫枉过正的时候,却突然放出了光芒,真的让我欲言又止。
1991年,作家徐迟在《纪念赛珍珠》一文中说:“我认为,长久以来,我们对这位可敬又可亲的朋友是不够朋友的。我们这儿有钦佩她的人,却也曾有某些人物对她毫不热情,而且非常冷漠,甚至于口出恶言,予以中伤,使她不明不白感到过伤心和痛苦。”
有人甚至把她与马可波罗并列,我认为是太不怀好意了。唯一可以和马可波罗并列的,应该是赛珍珠的好朋好友斯诺先生。
赛珍珠有生之年一直希望能再次回到中国看看,但是她的多次申请都被拒绝了。1971年中美关系改善,特别是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后,八十岁的赛珍珠燃起重回中国的念头,她信心十足地向美国媒体宣布,她也要尽快访华。为此,她还同意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为配合中美关系解冻而做一期专题节目“重新看中国”。1972年5月,她收到中国政府通过前国务院官员转交的这样一封回信:
亲爱的赛珍珠女士:
来信收悉。考虑到长期以来您在著作里采取歪曲、攻击、谩骂新中国及其领导人的态度的事实,我被授权告诉您我们无法答应您访问中国的请求。
看到这样一封回信,我是击掌称快的。可笑的是,有好多洋奴派,却认为“赛珍珠怎么想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很伤心。”
赛珍珠去世后,按其遗愿,墓碑上只镌刻“赛珍珠”三个汉字。我认为真的是玷污了这三个汉字。而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詹姆斯·汤姆森曾这样评价说,赛珍珠是“13世纪的马可·波罗以来描写中国的最有影响的西方作家”。这位叫詹姆斯·汤姆森的历史学家,我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他的二战著作。他有智慧的一段描述是: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年轻生命,有多少本来可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工程师的。然而却都逝去了。他也有最操蛋的一个昏招,就是在控诉二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的时候,欧洲战场引用的是一位犹太人的话,亚洲战场引用的是一个日本人的话!
真是岂有此理!
最后再说说,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是怎么用我们的热脸蛋,去贴西方的冷屁股的,让蒋介石政府和毛泽东政府都落泪的举动。
新华社这么说:2002年2月21日,布什总统访华,中国国家邮政局特发行一套中英文对照的《赛珍珠》邮资明信片,并在赛珍珠的中国故乡镇江市的邮政局举行了首发仪式,纪念这位中美共同培养并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女文豪。虽然晚了点,但她当之无愧。
http://bbs.wenxuecity.com/memory/12623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