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现代科学的诞生 ---为什么在西欧,不在中国?

1.   触动我的几件小事

记得很多年前,我读到一个关于六、七百年前现代科学怎样在西欧萌芽的小故事。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初期,十四世纪后期到十五世纪初叶,在意大利半岛、法国南部、英伦诸岛、和今天的德国境内,很多时尚的青年贵族,轻车简行,深入到贫困偏僻的乡下,寻找从罗马帝国时代残留下来的基督教堂和修道院。找到后,他们就与驻守的牧师或修士拉关系,有时贿赂,为的是能得到允许,进入这些教堂的图书室和藏书室,寻找可能残留下来的,大约一千年前罗马帝国时代的书籍。作者特别提到,有些藏书室在地窖里,千年以来一直暗无天日,阴暗潮湿,里面堆积着历代牧师的棺椁、以及战争和瘟疫时代留下的没有棺椁的死尸。这些贵族青年们为了可能的斩获,就得一只手拿着蜡烛,一只手向前摸索,跨过令人毛骨悚然的尸骨,深入地窖的深处,寻找古书。

这是西方作者写给西方年轻人的故事,主要意思是,文艺复兴时,整个社会都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所以现代科学诞生了。但我却没有被说服。中国也有很多这类故事。古代有,现代也有,我身边就曾有过很多,但科学并没有因此在中国诞生。两千年前,中国的读书人就有“头悬梁,锥刺股”、和“凿壁偷光”的极端事迹。1970年代末,高考恢复,我家的邻居、朋友,以及整个社会,都狂热地追求知识。当时,世界数学难题“1 + 1 = 2”是社会上最流行的词汇。数学家陈景润、天才少年宁铂等,是全国名人。全国掀起学英文热潮,《英文900句》最时髦,到处脱销。我家一个邻居辗转地从北京买到一本。每天晚上他家孩子入睡后,大院里其他家庭就轮流借,然后父母熬夜手抄全书,再给自己的孩子学。

我读中学时,吉林省大学录取率很低,所以身边有很多极端用功的同学。高二、高三两年,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教室里都是满人的,包括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一次中午我和一位同学吃午饭,他说他每天早晨4点开始,先在家读二个小时书,然后再到学校和大家一起学习,因为“如果花的时间和别人一样,成绩也会和别人差不多,就考不上大学”。他还说,“我现在看见饭盒,就觉得它向我飞来;看教室的天花板,就觉得它要塌下来,砸向我“。我当时惊讶得不知如何作答。多年以后,我偶尔从书里得知,当年他经历的,是由于压力引起的精神分裂或抑郁症的先兆。

大学里,来自各地的同学互相交流。福建、湖南、湖北、江苏、四川、江西,等等,很多省的高考,竞争都极端激烈,甚至比吉林省还要严重。大部分同学都曾极端用功,才考上交大。我就想,从古自今,中国人追求知识的勤奋,完全不输给西方人。中国人的聪明程度,当然也不输给西方人。那么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为什么今天的科技发展,中国还是落后于西方呢?

2.   没有专研,怎么可能有科技发展?
上次回国,我在各地见到了很多老同学。在东北,我遇到那位曾经极端用功的中学同学。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很好的国营企业,但是单位里人浮于事,当年的工资也不高。他就下海,拉工程,做生意,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我们谈到他当年疯狂读书的事,两个人都笑起来,觉得恍如隔世。

我又在全国各地见到多位交大老同学。总的讲,大家的心态和处境,都和那位中学同学大同小异。部分人走仕途,行为瞄准升迁;更多的要赚钱,为家庭和孩子的未来而努力。在深圳,一位同学为我历数原来班里人的现状,发现当年那么多学术天份特别好的同学,有的还是省里高考的前几名,现在都不在搞业务了。道理很简单,人人都看得透,就是社会环境使然。真正用心专研科技的人,事业和个人都没有什么前途。所以即使原本是读书天才,也都转方向去升官发财了。

孤单的旅行中,我不停地想着同学们的现状和他们的话,又回想起多年以前读到的,欧洲贵族找古书的故事,有了一些新领悟。无论哪里的人,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欧洲人能够狂热追求知识,中国人也一样。但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这两地的人有一个简单而重要的区别。西方人对知识的热烈追求,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数百年后的今天,在西方的大学、研究院、工业界,还有很多热爱科学的人。他们穷经皓首,把一生的精力贡献给科技发展。在这样的社会里,科技当然可能产生和持续发展。而在中国,社会大环境使得人们对知识的追求不能延续。即使同一批人,年轻时狂热地追求知识,走上社会后也不能坚持。因为大家都知道,追求科学技术,并没有大用,个人也没有前途。人们不能保持专研,现代科技当然就很难诞生、很难发展了。

3.   现代科学是怎样诞生的:伽利略与罗马教廷的故事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人,当然也要养家糊口、考虑个人前途、子孙的未来等等。他们对科学的热忱,为什么就能坚持下来,而没有像我的同学们那样,中途放弃呢?我理解上的突破,发生在读懂了伽利略与教廷之间矛盾的来龙去脉。

伽利略是科学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在他之前,西欧科学的发展总体处在文明恢复阶段,主要靠重新发现、翻译、并领会古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伽利略开始了西欧人“超越古典知识、获得新发现”的历程。中国同学都知道伽利略与罗马教廷曾经有矛盾。我原来从国内教育得到的简单但鲜明的印象是,罗马教廷反对科学,迫害科学家,站在了错误的一边。伽利略勇敢地坚持真理,思想是对的,行为是先进的。 后来深入了解,才发现真实情况远不是这样。

伽利略的时代,西欧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基督教神职人员。他们推崇古典先哲,了解古罗马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圣经》上又有一段经文,虽然语言模糊,但似乎支持”地心说“,“世界就坚定,不得动摇”[1]。所以,当时整个社会,包括罗马教廷,都自然地相信“地心说”。就是,地球是世界的中心,是不动的,天上万物,包括太阳、月亮、星星,都围绕地球转动。这个观点被收录在罗马教廷的权威出版物,《解经书》(Exegesis),之中,成为所有信徒都要遵守的教义。

十======
.......
........
====================
湖上散人 发表评论于 2018-09-14 22:31:29
好文!现代舆论有意无意的把科学与基督教的关系描述成对立斗争的关系, 完全就是误导。
小二哥李白 发表评论于 2018-09-14 19:53:12
西方各地贵族教廷搜刮来的钱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当地建城堡教堂,留遗产给后世。建教堂需要数学和工程师,容易催生科学。
东方各地衙门财主搜刮来的钱基本上就是眼前享用,哪管死后洪荒。享乐最容易催生吃,所以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世界第一。
有人说中国缺少历史建筑是因为用的是土木而不是西方的石头混凝土,难以保存。我看不是。应该还是中国人的思想有重前不重后的问题。
骆驼123456 发表评论于 2018-09-14 19:51:04
回复 '泥中隐士' 的评论 : "不晓得你到底要讲科学还是宗教" ==== 这篇文章的意思就是,现代科学和基督教密切相关,不能只讲其一。
茅山道士 发表评论于 2018-09-14 19:31:17
很认真的一部科技宗教史
http://www.wenxuecity.com/blog/201809/57482/16821.html
狗尾续貂……有点可惜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