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贴] 承擔巨大風險 浙銀行違規拆借高利貸

[2011-08-26]


溫州一名民間高利貸業者花姐近日抱怨稱,「大銀行違規放貸,搞壞了民間金融的市場環境。」這也影響了她放貸業務的正常經營。目前浙江銀行資金正以各種違規方式,進入民間高利貸市場,這也將使其背負極大的風險。

《21世紀經濟報道》25日消息,最近貨幣政策持續收緊,花姐在鼎盛時期放貸高達4億多元,但現在每月底資金都非常緊張,30萬以內的小單子,她都推掉不做了。花姐說,兩年前上億的錢放出去,她手上都很少有借條,如今超過10萬都必須收抵押了。


資金緊張壓迫企業經營


溫州永嘉某鞋革生產商,牽頭多家當地企業設立某擔保公司,各股東單位從銀行獲得貸款,向擔保公司注資規模超過10億元。這個「現金池」不僅向股東及關聯企業借款,也對外放貸。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坦言,因為銀行資金便宜,在利益驅動之下,企業會拿出一部分資金以高利放給那些得不到銀行資金的中小企業。

據央行溫州支行的工業監測企業景氣調查顯示,二季度資金周轉狀況指數35.72,較上季大幅回落9.52個百分點;銀行貨款回籠能力指數30.96,較上季回落4.76個百分點;企業應收賬款與銷售產值的比重,同比提高10.8個百分點。「這表明銷售收入並未轉變為當前的現金流,企業資金周轉速度趨於放慢。」人行人士認為,企業的經營意願正在降低。

此外,放貸者勾結銀行員工的案件也不鮮見。7月中旬,杭州一個中間人勾結光大銀行內部人員,將多名儲戶的4000多萬巨額存款騙入地下高利貸市場。8月初,中信銀行浙江樂清柳市支行一位客戶經理神秘失蹤,她被曝挪借客戶7000萬左右放高利貸。


債務糾紛多含銀行資金


經過多年經營,花姐結交了5家銀行營業部經理,投資業務鼎盛時期每年的銀行授信超過三千萬元。而通過轉按揭、二次抵押等一系列操作,其高利貸總量可以做到4億多元。但有些銀行業務員自己也做投資,這種「惡性競爭」影響到了花姐的正常經營

不久前花姐就碰到了一起惡意騙貸事件。公務員許某帶著一套房產證來借錢,該房產已有600萬的銀行貸款,但按照貸款銀行評估報告其價格為1100萬元。花姐認為這套房的淨資產有500萬元,就決定借130萬元,借期30天。最終許某獲得了118.3萬元現金。但一個月後,許某表示無力還錢。後來花姐調查發現,這套房屋市價只有750萬元,遠低於銀行評估的1100萬元,如果處理房產,這筆買賣必虧無疑。「我敢肯定,那家做評估的銀行跟許某串通一氣,『黑』了我的錢!」花姐說。

類似民間借貸債務糾紛,還充斥著包括個人、民企、租賃公司、典當行、寄售商投資公司及擔保公司在內的各個環節。有律師認為,大多案例背後都攪合著銀行資金,尤其案件標的超過1000萬的案例,基本不會例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