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假如王勃用视频

这学期我教美国大学生四年级中文课:《现代文学作品选读》。开学第一课,除了介绍课程要求和时间安排,说的却是古文和古诗。因为这门课的正式内容从胡适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开始讲,而此文虽然提倡白话,用的却是文言。更重要的是,我认为学生不了解古典文学就无法真正欣赏现代文学,无法和那些身处两个时代交汇转型处的中国文人发生共鸣。

当我们重点讨论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诗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用说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即使他们或许不知道原创者为谁。因为要引发学生的感受和思考,我建议他们想象一下离开家人朋友去中国留学时的感情体验。本想他们去国万里,长时间不能和家人团聚,应该会感觉很凄惶难受。不料学生回答:可以用视频(Skype)网聊啊。我这才意识到电子时代带来的巨变。

真的,科技发展,通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流、交往的方式。王勃那个时代从陕西长安到四川几千里路,显然不能坐飞机、高铁、或者汽车朝发夕至。交通工具落后且不说,还要骑马骑驴去挑战“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至于身为“宦游人”,官场沉浮,政治动荡,身不由己的飘零孤苦就更不用说了。让文化背景、生活经历截然不同的美国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复杂情绪,可谓难矣。

其实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不止限于给完全没有中国背景的美国学生教授中国文学。常听美国的中国朋友说,教育子女时也经常碰到类似问题。比方诗仙李太白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国人赞美是千古绝唱,可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小ABC们读了却十分疑惑。这不仅是因为如果他们家住温暖的德克萨斯或者亚利桑拿州,从没见过霜雪,就无从领会月色如霜的凄美。而且,他们发问:为什么李白见到月亮就要想家呢?这首诗短短四句二十个字,可是它承载的文化信息、人生阅历、丰富情感,却远远超过简洁平直的字面意思。

稍有人生阅历的人都能感受在万籁无声的静夜,独在异乡月下难以成眠的滋味。如果对中国古典文学略有接触,也能马上想到古典文库中其余的千古名句,什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什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什么“同来观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什么“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李白的诗不仅描绘了个人离乡背井的悲哀,也可能比喻了古往今来所有筚路蓝缕、奋身孤往的开拓者可能遭遇的孤独感,甚至可能象征一种人生无常、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存在主义的悲剧感。

名篇的魅力,正在于这种越咀嚼越有滋味、每次阅读都来全新感悟的不确定性。而中国古典文学中多的是传神描摹人类的普遍感情、外表素朴而意韵悠长之作。无论中美,个人的修养、经历当然会改变自己对于文学的体验。不过,假如古人都象今人那样用视频,很多交流都趋于浅表、快捷、以寻找信息而不是交流感情为目的,那我们今天恐怕要损失很多文学瑰宝了。
返回列表